教育 >   >  正文

做精做細課后服務 讓學生在校完成學業和素質拓展

評論

課后服務:學業和興趣拓展一樣不落下

閱讀、下圍棋、踢足球、做陶藝……昨天是新學期第一天,放學后的校園里熱鬧不減,學生有豐富的活動可以自主選擇參加。新學年,為滿足學生課后服務需求,推動“雙減”政策落到實處,上海進一步“升級”課后服務,將課后服務從小學延伸到初中,按照“學生愿留盡留全覆蓋、工作日全覆蓋”的原則,學校每周5個工作日,每天至少提供2小時課后服務。

記者走訪多所學校發現,放學后自愿留校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占據了大多數,校園的各個角落,到處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基礎+拓展”的課后服務,在學生中叫好又叫座

昨天傍晚5點40分,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的戶外運動場上,初二女生劉原源和同伴大汗淋漓地剛剛結束一場籃球賽;另一邊足球場上,十幾位初一男生還在意猶未盡地練習射門;乒乓房里燈火通明,十幾張球臺圍滿了學生。雖然第一時段的課后服務是從16:35到17:30,但學生的參與熱情,讓體育老師朱勝筠大吃一驚。在進才北校教學樓的各個專用教室里開設的圍棋、折紙、合唱、昆曲、繪畫……幾乎每節課都有不同程度的“延時”。

開學第一天的課后服務為何如此“叫座”?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校長金衛東道出了其中的“奧妙”:“這些原本就深受學生歡迎的社團活動,以前只有每周五下午社團活動時,學生才有機會參與,而且名額得靠‘搶’。但從今天開始,每天的課后服務時間,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對應的活動,極大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據金衛東介紹,學校本學期推出的課后服務,將“基礎”和“拓展”有機結合,除了完成作業、輔導答疑這些基礎服務,學校還為學有余力的學生開出了拓展服務,藝術、體育、科技、勞動、思維能力拓展、興趣愛好培養、自主閱讀培育、綜合實踐項目、探究社團活動等成長性項目被悉數納入。

作為一所公辦初中,進才北校共有3621名學生。在前期對所有學生家長征詢意見后,目前自愿留下參加課后“基礎+拓展”服務的學生總數已超過80%,并有約20%的學生需要17:30到18:00的課后延伸服務。“對這部分學生,除了看護以及個別化輔導,我們還將適當引入社區公益、家長資源等校外力量,以及洋涇社區內的體育俱樂部、風箏樂團等專業機構。”金衛東說。

在楊浦區另一所較大規模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上海音樂學院實驗學校,為了滿足全校2590名學生的課后服務需求,學校“上天入地”挖掘課后服務場所。據校長賈曉嵐介紹,該校充分利用藝術樓空間,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類活動;此外,還挖掘操場、體育館、五人制足球場、標準網球場、屋頂網球訓練場、乒乓球和壁球館等場所,開展體育類課后活動。

做精做細課后服務,讓學生在校完成學業和素質拓展

課后延時服務是落實“雙減”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對于學校來說,做好課后延時服務不僅要用豐富的活動拓展學生的素質,同樣也要幫助學生在學校里完成學業提升的任務。

在延安初級中學,昨天課后,學校《跟著歌曲學法語》社團開始了本學期第一次活動,在教師成徐菲的帶領下,14名七八年級的學生用唱法語歌的方式學習這門第二外語。有趣的是,成徐菲本來是學校生命科學學科的教師,因為曾經留學法國熟練掌握法語而開設了這門拓展課。在她看來,課后服務也讓教師有了展示興趣和特長的舞臺。

上海市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今年已將“三段式”課后服務升級到3.0版。根據最新調研,在全校1960名學生中,自愿報名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已達95%。在15:15-16:15這段時間,主要以留在教室內完成作業為主,“老師可以給學生答疑解惑,科學輔優補差,幫助學生合理規劃學習任務,讓參加的學生基本能認真完成當天的課后作業,開展項目化學習、探究式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師附小校長魯慧茹告訴記者。

作業完成得差不多時,學生可以參加社團活動。在一師附小,教職工和外聘專業人士共開設了藝術、科普、健身、生活等九大類六十多門社團活動課,供學生自主選擇。

社團活動結束,如果家長還沒空來接,那就可以留下來參加晚托服務。“主要是由外聘看護老師組織學生參加各類休閑活動,學生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閱讀書本,可以動手制作,也可以參加棋牌游戲等,由學校行政管理人員負責監督管理。”魯慧茹表示,“靜安區從2019年起就推出小學課后‘三段式’服務。今年,希望能夠更加提升服務內容質量,把‘5+2’課后服務的這項實事做精做好。”文匯報記者 王星 張鵬

標簽: 課后服務 素質拓展 課后延伸 專業機構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