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  正文

“考試”兩個字出現的頻率少了 個性化的輔導內容多了

評論

中小學既做“減法”也做“加法”

昨天,本市140萬中小學生迎來“雙減”有關要求落地后的首個新學期。記者發現,有些學校升級了托管服務,方便有需要的家長早送晚接;老師們的教學計劃書里,“考試”兩個字出現的頻率少了,個性化的輔導內容多了。

加法

升級托管舉措方便家長學生

本學期開始,中小學上學時間調整,不少學校升級了托管服務,方便家長接送。

二中經開區學校在校門口設置了一排紅藍交錯的遮雨棚。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也設立了“家長服務中心”,這里還將設置咨詢窗口,作為家校溝通的“客廳”。

西師附小學生到校時間為8時20分。考慮到有些家長需要提前送孩子到校,每天7時20分起,每個年級的值周老師會組織學生在統一的教室里休息、自主學習、閱讀等。8時后,學生們再陸續回到各自班級。

十一學校豐臺小學則準備了學習區,供學生閱讀、自習,學校還專門在操場開辟了活動區。還有些初中校準備收集學生和家長的意見,決定是否開設晚自習。有些學校還計劃為學生提供晚餐。

減法

各種月考期中考少了

校園里的“加減法”,還體現在老師們的教學計劃表上。

豐臺二中初中部的教學安排表里,少了“期中考試”一項。校長何石明說,以往各學科都會進行筆試期中考試,今年依舊會考查學生的學業完成程度,但不再是一張試卷,考查形式各科根據特點制定,考試的時間也不再一刀切。比如,道德與法治科目會出思考題,讓學生利用所學,回答現實中的真問題。

二十中也取消了初中年級的各種月考、期中考。校長陳恒華說,針對不同學科特點,將采取更多元的考查形式,有的完成任務即為合格,有的是過程表現和成果展示的結合,有些是開卷考試。

變化

“個性”“分層”檢驗教學成果

“個性”“分層”,是新學期老師們提到教學成果檢驗時常說的兩個詞。

北京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老師們設計了一系列趣味選修課程。十一學校豐臺小學校長曹君說,實踐性作業的比例會增加,通過設計挑戰性任務,讓作業具有應用性和探究性。中高年級老師會分層分類布置作業,列出作業菜單,指導學生按需選擇。期末季也會變成“學業質量測評周”,將通過項目任務、專項達標等多種測評方式,讓學生展現學業成果。本報記者 李祺瑤 牛偉坤

相關新聞

清華新生走上“星光大道”

北京晚報訊(記者張航)百年清華園,今天再迎新,3800余名2021級本科清華新生報到入學。

早晨8點,清華學生活動中心前,一條“星光大道”已經鋪就。各院系的迎新志愿者或身穿吉祥物人偶服裝,或高舉標志牌,歡迎學弟學妹的到來。據介紹,今年清華共錄取內地學生約3500人,來自全國31個省份的1000多所中學,其中農村及專項計劃實施區域新生占比約21%,此外該校還錄取了港澳臺學生70人,國際學生約250人。生源方面,清華今年依然吸引了一大批優秀學子,如2020至2021年度五大學科競賽全國決賽第一名不約而同都選擇了清華。

清華表示,學校精心籌備營造了溫馨的迎新氛圍,讓新生盡快適應校園學習生活。與此同時,面向經濟困難學生的各項資助措施也已經啟動,清華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已累計發放臨時困難補助近15萬元。北京晚報記者 和冠欣

標簽: 個性化 教學計劃書 托管服務 家長服務中心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