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  正文

“雙減”帶來新需求 青少年有了更多可以體驗的專業運動場所

評論

來,隨著一號船塢滑板公園投入使用、上海市民體育公園二期推進和徐家匯體育公園建成在即,以及都市運動中心在16個區全面開花,青少年有了更多可以體驗的專業運動場所。

專業場所,首先是容量大,可同時接待上千人次;其次是標準高,能讓孩子獲得和專業運動員一樣的體驗;最后是氛圍足,志同道合的青少年能在這里切磋技藝,交上朋友。

當運動場所越來越多且細分之后,新的需求又在生成。青少年經過周期的體育運動培訓后,具備一定的基礎技能和運動能力,家長更想了解,有沒有更多的比賽可以讓孩子參加?因為通過比賽,可以檢驗他們的水,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理解體育運動的內涵——健全人格,首在體育,用拼搏、用汗水爭取榮譽,挑戰極限的同時,收獲快樂,收獲自信。

“雙減”政策實施后,更多家長發現孩子可支配的時間多了,希望都有機會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這就給校園內開展運動提供了更多可能。在上海,因為受空間限制,市區的中小學有些不具備足球場、環形跑道或室內體育館。在這種情況下,開展什么樣的體育運動,學校可因地制宜。比如,3對3籃球這類上手快、占地少的對抗運動就比較適合。比賽若能下沉到每個班級,做到班班有比賽,人人來關心,就有更多的青少年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通過賽場的歷練健全人格。

現實的缺口是,受限場地和師資,一些體育社團和課后訓練基礎薄弱的學校,短期內較難滿足更多學生的需求。這個時候,不妨鼓勵社會力量的參與,但考慮到體育培訓機構良莠不齊,學校又不敢輕易做決定。上海市體育局去年公布首批青少年體育社會培訓基地的名單,引導體育培訓行業發展規范化、標準化,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據悉,未來上海將對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按“星級”從一星到五星打分,運營滿一年的機構均可申請評定,定期接受評估。有了統一的業內標準,相信學校找社會力量合作也會有的放矢,幫助更多的孩子走上運動場。(金雷)

標簽: 雙減 新需求 青少年 運動場所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