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明后年會迎來5G手機的換機潮。
新京報訊(記者 顧志娟)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5G:物聯網的成就者”分論壇上,來自中國移動、華為、小米、威盛集團等通信相關企業的代表共同探討了5G的應用空間。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5G對各行各業都會有巨大的推動,首先是手機行業,明后年會迎來5G手機的換機潮。另外,5G會推動物聯網的發展,是物聯網的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
雷軍表示,非常看好5G在互聯網領域的應用。小米原來以手機為中心連接一切設備,連接了超過1.4億臺物聯網設備,在消費類互聯網行業內排名全球第一,在今年年初又提出了“手機+AIoT(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雙引擎戰略,雷軍表示,相信在這次5G的浪潮中,小米也能獲得一些很好的發展機遇。目前小米還是專注先把5G的手機做好。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慧鏑表示,中國移動發布了“5G+”的計劃。第一是“5G+4G”,目前4G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有200多萬個基站,5G+4G的協同發展對于提供各種各樣的應用還是至關重要的。第二是“5G+AICDE”,即5G與人工智能、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融合發展,以提供更多更好的應用。第三是“5G+生態”,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建5G生態系統,實現5G與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更加緊密的融合。在產業推動方面,中國移動已經開展17個城市的5G規模試驗和應用示范,推動產業端到端的成熟。2018年中國移動發起成立了5G終端先行者計劃,今年在巴塞羅那世界通信大會上發布了四款芯片和九款終端產品,加速5G的商用進程。
中國移動也在推進5G創新應用,包括視頻傳輸。李慧鏑舉了一個例子,中國移動最近在海南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聯合完成了一起5G遠程腦外科手術,醫生在海南,病人在北京,通過5G傳輸視頻,完成為帕金森患者植入腦起搏器的手術。
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表示,在未來十年中,移動通信領域的網絡建設、技術創新、應用創新,都會圍繞5G開展。“現在雖然有的地方談6G,但是整個6G真正的要來也就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因此未來的十年,在移動通信的行業必將5G的十年”。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讓各行各業共同參與到5G標準的制定中來,不能只依靠通信領域的專家定義一套標準,這樣不能保證滿足未來各個行業的訴求。
楊超斌介紹,華為公司從2009年開始投入5G的研究,2018年正式發布了5G的第一個商用的版本。行業對于5G基本達成了一致的認識:整體速率要達到10Gbps ,時延最低一個毫秒,支持百萬級的連接,5G不單單是服務于人,也要服務于物與物的連接。華為公司與中國移動、LG一起,已經布局了15000個基站,現在大帶寬、高速率的目標是可以達成的,楊超斌表示,相信利用5G的基礎,最終用戶可以享受到提升十倍的速率,“這是肯定可以達成的目標”。
與此同時,5G安全架構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框架和機制。楊超斌介紹,5G是一套無線通信系統,必然是通過無線來進行傳播的,加密提高,加密算法升級,仍然可以保證安全可靠的通信。
威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文琦表示,5G的應用是無窮的。首先是手機,消費者很快就可以用到5G的手機。除此之外,還可以擴充到很多領域,例如VR和AR,需要很大的傳輸能力,所以目前使用體驗較好的方式還是用PC來傳輸,這樣會產生成本高的問題。而5G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提供很強的運算能力。 另外,不僅僅是移動通信,衛星通信上5G也可能有所應用,例如自動飛行機通過5G連接衛星。陳文琦表示,5G可以推動的范圍非常廣,應用無窮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