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北汽福田發布公告稱,已于4月8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破產清算申請。4月22日,北汽福田再發公告表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經裁定受理北京寶沃的破產清算申請。
4月26日,有消息稱,均瑤集團于4月20日前與云度汽車簽署了相關協議,將正式接盤云度汽車,成為云度汽車的實際控股股東。近日,賽麟汽車也傳出被法院掛牌拍賣的消息。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汽車行業的結構調整,疊加內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我國汽車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很多企業來說,2022年都是大考。
破產清算 股權轉讓被拍賣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布的受理寶沃破產清算的理由是,北京寶沃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審計報告顯示其資產不足以償付全部負債,北京寶沃屬于破產適格主體,已具備破產原因,故對北京寶沃的破產清算申請予以受理。曾經雄心勃勃預借寶沃開啟乘用車市場新一輪攻勢的北汽福田最終未能找到接盤俠,而北京寶沃也即將消失在中國的造車大軍中。事實上,北京寶沃這種瀕臨死亡的狀態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從北汽福田決定轉讓股權開始,不斷有“接盤俠”的名字傳出,但最后都未能成功接手,北京寶沃的停擺也讓它最終走向破產清算的境地。
北京寶沃不是第一家走向破產清算的企業。進入2022年,由于疫情、供應鏈短供等各種問題,汽車圈的進進出出也此起彼伏。只是有的企業找到了“接盤俠”,有的卻資不抵債,不得不退出市場。
均瑤集團正式接盤云度汽車,成為云度汽車的實際控股股東。這對已經停產幾個月的云度汽車而言不算是個壞消息。云度股權的這次變化源于4月13日海源復材的一紙公告。4月13日,海源復材發布公告稱,將持有云度汽車11%的股份,轉讓給珠海宇誠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一位云度汽車的股東透露,云度汽車及各子公司合并報表各年度凈利潤均是負數,且虧損態勢越來越嚴重,已經于2月開始停產。所以海源復材才有此舉動,轉讓價款為2200萬元。這并非云度汽車第一次發生股權變更,2015年成立至今,云度汽車已經發生多次股權變更;這也不是云度汽車第一次停產,過去幾年,云度汽車雖然幾經調整,但一直未見到太大的起色。這一次雖然有大股東接盤,但云度能否走出困境,還很難說。
最近,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更新了一則關于“江蘇S汽車公司”的拍賣信息,相關資產起拍價約為23.78億元,開拍時間為5月30日。種種跡象表明,江蘇S汽車公司正是賽麟汽車。這也意味著賽麟汽車正式進入破產清算流程。
行業全面承壓下 弱勢企業退市步伐加快
“當前,汽車行業面臨的考驗非常嚴重,不僅是制造端,銷售端的4S店也有很多處于半停滯狀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汽車行業正面臨多重考驗,不僅有2020年開始的疫情陰霾,還有俄烏沖突、歐洲局勢變化、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不利因素,讓汽車行業全面承壓。即使是正處于高速發展區間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也面臨包括成本上漲、政策持續性不確定等方面的考驗。汽車行業面對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加速了行業競爭,那些此前就表現出一定頹勢的企業,極有可能就此退出市場。即使在風頭正勁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那些長久沉寂的企業也極有可能徹底消失。
4月中旬,小鵬汽車首席執行官何小鵬、華為智能汽車BU首席執行官余承東紛紛公開表示,上海供應鏈問題可能導致5月全國整車廠停產。疫情造成的供應鏈斷供正在影響整個汽車行業正常的生產節奏。不僅是生產端,甚至很多車企正常的研發、營銷節奏也在遭受全面沖擊。雖然北京車展延期,很多車企選擇了線上發布的形式如期公布了新的年度或新車計劃,但線下活動全面受限,讓很多車企正常的經營節奏遭受莫大影響。這些此前經營狀態尚佳的企業尚且如此,那些已經顯現出頹勢的企業就更談不上開展業務了。
“今年,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進程會更快一些,不僅是那些早就處于停產狀態的企業,甚至一些曾經銷量已經達到很大規模的合資車企也將面臨各種問題。”一位資深業內分析師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現代賣掉了位于北京順義的工廠、馬自達完成南北合并……除了這些去年就被曝出重整消息的合資品牌之外,很多曾經銷量排名靠前的大型合資企業,目前的經營狀態也很不景氣。除了疫情等因素導致的停產停供因素外,消費端的低迷,讓很多企業既無車可賣,也“無單需產”。
二線新勢力競爭激烈
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在今年一季度因為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補貼退坡等因素爆發了一波漲價潮,但仍處于快速發展區間。但這種快速發展也不是新能源車企的普遍狀態,發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也正在加劇,尤其是在造車新勢力之間的競爭已趨白熱化。
近日,愛馳汽車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EVOGO換電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愛馳旗下首款車型愛馳U5為載體,共同開發組合換電版車型,并計劃于2022年四季度推向市場,選擇組合換電版的愛馳車主將享受到車電分離、按需配電、可充可換的EVOGO換電服務。“傍上”動力電池龍頭老大寧德時代的愛馳汽車似乎迎來了一線生機,但也并不保險,畢竟換電試點才剛剛開啟,要想大規模推廣尚需時日。那些經營狀態起起伏伏的新勢力企業雖然在尋求各種新合作,但要想真正翻身恐怕沒那么容易。
“速達、國金這些獲得生產資質后就沒什么消息的企業如今看已經基本沒戲,就看有沒有人愿意接盤;前途、天際這類‘半死不活’的造車新勢力也很難。”一位汽車行業證券分析師表示,今年將是汽車行業加快重組的一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將迎來激烈的競爭淘汰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則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市場化的激烈競爭狀態,行業優勝劣汰速度將加快。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除幾家頭部企業外,其他幾家企業突圍的機會不大。
二線新勢力將是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生變化最大的領域。零跑、威馬、合眾、高合雖展現出一定競爭力,但要想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成功上岸顯然沒那么容易。零跑應該算是二線新勢力里的佼佼者,其4月銷量榮登新勢力4月銷量榜榜首。但其單車價格比“蔚小理”低很多,相應地,單車利潤也會低不少,這導致其對銷量規模的要求更高。月銷萬輛遠不足以使其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與零跑境遇差不多的還有合眾。
2022年,威馬銷量大幅下滑,單月銷量不足千輛。港股上市遲遲未有實質進展,終端消費又受重挫,威馬的資金壓力可想而知。
即使頭部新勢力“蔚小理”也面臨很大壓力。最新的銷售數據顯示,4月,蔚來汽車交付5074輛,環比下降49.2%,其中,蔚來首款轎車ET7交付693輛。4月9日,蔚來就曾宣布暫停整車生產。靠一款車型打天下的理想汽車,4月交付量只有4767輛,環比下降62.2%。對此,理想汽車歸因于“供應鏈問題導致新車交付延期”。
目前,國內疫情依舊呈現多點爆發的狀態,汽車產業雖已開始逐步復工復產,但購買力降低、資金鏈問題這兩大問題短期內很難得到解決;資本市場在經歷過此輪疫情后,更是會重點投頭部車企。沒有“造血”功能的車企,如果沒能成功獲得“輸血”,或許將在此輪“淘汰賽”中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