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二十多名村民自發組建航拍隊 13架無人機記錄家鄉美

評論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誰說航拍只能是年輕人的愛好?”在河北省曲陽縣西邸村內有一個規模不小的“航拍”小組,他們由村內的二十多名農民組成,組員中歲數最大的已經64歲,大家都是因為“航拍”這一愛好,走到了一起。航拍小組壯大后,啟動航拍機記錄下了村內的文化節。在2月底,他們還用航拍的方式記錄下曲陽縣旅游發展大會,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家鄉美。

無人機起飛啦。受訪者供圖

“五金建材、玻璃材料”,“航拍小組”組長張啟龍的電話彩鈴其實就是他自己業務的廣告詞,“我們小組里的成員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各行各業都有,航拍只是興趣愛好,小組是2015年成立,但當時成員太少,直到去年才算是有點規模了。”

張啟龍說,他是四五年前偶然接觸到了航拍,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感覺遇到真愛了”。航拍對這個世界的全新觀察角度和體驗,讓張啟龍很著迷,于是省吃儉用,花了6000多元買下了一架航拍機。“之后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山里航拍,他們也很快愛上這種新的攝影體驗,很快加入了我的隊伍。”他說,自此之后,村里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了航拍,一些感興趣的人也主動加入了小組。“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們的小組已經有27人了,無人機目前有13架。”

張啟龍說,早在2018年年初,他們就有給村里航拍的想法。但遲遲沒實施,一是因為籌備工作不完善,很多小組成員還不能熟練地操作無人機;第二是村里也沒有正式的活動適合航拍。“最后,我們決定把小組的第一次正式航拍獻給村里的文化節。”他說,在農歷正月初五的時候,小組的多名成員都同時拿出自己的機器,13架無人機同時起飛在村里航拍,留下了不少漂亮的畫面。“用我們的方式把村里的特色記錄下來,傳播出去。”張啟龍自豪地說。

新視角記錄鄉村生活。受訪者供圖

航拍小組的首次集體試飛也不是一帆風順。由于很多成員并沒接觸過專業的技術培訓,對航拍的技術和知識掌握有限,造成航拍效果并未完全達到預期。此外,一些愛好者因為航拍確實花銷大,也存在半途而廢的情況,“我們還在摸索經驗,努力學習無人機飛行的技術,今年村里的航拍小組就要正式掛牌,希望到時候能有所改善。”

中國航空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牟建為告訴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西邸村的文化節航拍其實辦得很成功,美中不足的就是當時氣溫比較低,無人機不能長時間飛行。“我很欣賞村民們自發組建的航拍隊伍,讓他們可以從新的視角比較立體地記錄自己美好的家園,同時我也希望他們可以把無人機應用到新的角度,比如農業方面,從俯瞰的視角,在鄉村農業開發上更多使用無人機,這樣對他們的未來發展會更有幫助”。牟建為還向西邸村無人機航拍隊發起人張啟龍贈送了自己的著作《無人機航空攝影教程》和殲20戰機模型,祝福他們在無人機航空攝影方面做得越來越好。“明年我還要去西邸村,看看大家有沒有進步”,牟建為告訴記者。

標簽: 無人機 航拍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