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  正文

充電樁“搭車”新基建被資本青睞 多行業入局充電樁領域

評論

3月2日,充電樁頭部企業特來電公告稱其完成了約13.5億元的A輪融資。在“新基建”投資熱情高漲的背景下,這一事件引發了市場對于充電樁的關注。

“新基建”在政策上迎來多重利好讓其成為近期資本市場上的熱詞。盛世投資管理合伙人陳立志對此表示,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政府直接投資規模相對較小,發展前景不確定性相對較大。同時,新基建投資收益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其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傳統基建基礎之上,在投資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化基礎設施領域及相關產業所帶來的“新價值”。

多行業入局充電樁領域

3月2日,特銳德(300001)發布公告,宣布其子公司特來電獲得約13.5億元的A輪融資,資金已全部到賬。本次融資由國調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國新資本(國新資本有限公司)、鼎暉投資共同領投,投后估值約78億元,融資主要用于充電和能源管理技術的研發投入、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效率提升等。

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商簡單充也在最近公布了融資消息。3月31日,簡單充完成戰略投資2500萬元融資,投資方為螞蟻金服。

近日,天眼查發布《新基建系列報告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篇》顯示,充電樁企業融資事件累計約有460次,輪次較多集中在天使輪和A輪,約占融資總次數的30%。

資料顯示,特來電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充電樁運營商。中國充電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特來電全國共運營14.8萬臺充電樁,領先第二名星星充電2.8萬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特來電在國內電動汽車充電市場的占有率約達40%,累計充電量近38億度,2016年至2019年度復合增長率為160%。排名第三的是國網新能源,有8.8萬臺。

此外,還有多家企業入局充電樁的建設。2019年11月25日,廣匯汽車(600297)與國網電動汽車成立的合資公司在上海揭牌,規劃2020年完成43萬個充電樁的布局;上汽集團(600104)、比亞迪(002594)、蔚來、小鵬等新能源車企也已經開始自建充電樁或已加入充電樁運營業務。與此同時,恒大集團、碧桂園、萬科、融創等地產商在內也開始布局充電樁產業,作為其物業的配套服務。此外,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后,也著手布局超級充電樁。

雖然充電樁行業還有著極大的市場,但頭部企業的“馬太效應”已經顯現。相關數據顯示,特來電、星星充電、國網新能源公司、云快充等8家企業已經占據了90%的市場份額。而據六棱鏡平臺不完全統計,從2005年至2016年,全國涉及充電樁相關概念的企業注冊數量逐年攀升,2016年達到頂點,到2019年新注冊的公司已經降低到幾十家,充電樁領域或將提前關閉窗口期。

基礎設施影響新能源汽車消費

充電樁的建設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息息相關。

在新能源汽車補貼下滑以及相關政策的影響下,2019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所下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而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

銷量的下滑直接影響“造車新勢力”勢頭回落。從“造車新勢力”興起,傳統車廠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版圖已經基本劃定。當前,國內“造車新勢力”還剩下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幾家頭部企業,中部車企橫亙在產量和交貨的當口,而尾部企業早已不知所蹤。不過,前幾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以及傳統車廠的入局和特斯拉進駐上海,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占比。

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也影響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賽迪顧問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充電樁保有量為121.9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臺,私人充電樁70.3萬臺,車樁比約為3.4:1,離《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要求相差甚遠。在充電樁數量無法滿足的情況下,使得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充電時間長。大部分城市只在個別中心區域設置充電樁,二三線城市就更加貧瘠,充電很不方便。

發展不完善意味著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10年中國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的缺口,在充電樁納入新基建行列之后,將會催生出萬億元級別市場。

拓寬應用場景或是充電樁盈利關鍵

在新基建加持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陸續推出新舉措,力促新能源車充電業務發展。例如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政策中,將對2020年5月31日(含)以前投運且未獲得建設補助的單位內部公用充電設施提供補助;對社會公用充電設施日常考核獎勵,單個充電站最高可獲得每年20萬元獎勵。其他省市也出臺了類似的扶持政策。

政策扶持、現金獎勵的背后,是充電樁還無法盈利的事實。2019年4月20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國際環保公益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發布研究報告《中國充電服務市場如何健康發展》(以下簡稱《報告》)提出,現階段,收取充電服務費是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由于前期投資建設成本高、充電樁使用率低、工作環境惡劣導致設備壽命低以及充電設施分散布局帶來運營維護壓力等原因,大量中小型充電樁公司尚未盈利。

《報告》提供增值服務,有可能緩解運營商充電服務盈利難的現狀。讓運營商由單一充電服務向提供增值服務拓展。充電樁是充電網、車聯網和互聯網的優良入口,未來或可利用大數據應用、電動汽車銷售、廣告服務、金融保險等,實現充電網綜合業務盈利。

在此情況下,私募股權投資或將在新基建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陳立志表示,在新基建投資方面,一級市場股權投資的前瞻性布局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推動技術的進步,不斷消除新基建落地存在的技術障礙,有效降低新基建落地成本;二是探索和豐富新基建的應用場景,推動各類應用場景的成熟。隨著這些應用場景的成熟,反過來又將增加其對于新基建的需求,擴大新基建的范疇,同時增強資本對于新基建發展前景的信心,從而進一步促進新基建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環。

標簽: 充電樁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