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勝中國表示:“隨著黃記煌的加入,百勝中國希望在中式餐飲領域擁有更牢固的立足之地,并增強在該領域的專業知識,因為中式餐飲在中國的餐飲市場擁有相當大的份額。”
隨著黃記煌收購的完成,百勝中國旗下已囊括三家中餐品牌。由于此前收購的小肥羊業績日漸虧損,并陷入了關店、流量下滑的困境,業內人士對此次收購有所質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就表示,中餐與西餐分屬于兩個不同的細分行業,可以說隔行如隔山。而收購完成后百勝如何整合運營黃記煌更是關注重點。
高調進軍中餐界,小肥羊養瘦卻后悔
實際上,以西式快餐著稱的百勝一直對中餐滿懷熱情。去年8月,百勝中國在其官網宣布稱,百勝中國已與黃記煌集團簽訂最終協議,將收購黃記煌集團的控股權,繼續擴大百勝中國在中國市場的餐飲業務。百勝還在2019年報中提到,中式餐飲和咖啡被視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戰略。
對于百勝而言,中式餐飲巨大的市場規模是吸引其不斷投入的原因。據《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市場發展空間及2019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格局分析》顯示,中式餐飲是我國整體餐飲服務市場的最大組成部分,2017年市場份額高達80.5%,總收入由2013年的2.2萬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3.2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9%。
該報告還預計中式餐飲市場于2017年至2022年間將以8.9%的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2022年總收入達到4.9萬億元。
顯然,百勝不肯錯過巨大的中餐市場,并提早進行了布局。2004年5月,百勝中國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中式快餐店“東方既白”試水。因定位模糊、菜品不夠豐富等原因,東方既白發展每況愈下。2015年底,門店由原來的30家減少至15家,在此后財報中也鮮少提及。
東方既白發展受挫后,百勝并沒有放棄中餐市場,而是以收購小肥羊的方式大舉進軍中餐界。2009年3月,百勝集團以4.93億港元收購小肥羊20%的股份,成為小肥羊第二大股東;同年10月,百勝又斥資約3億港元增持小肥羊股份至27.3%;到2012年,百勝中國斥資46億港元,完成了對“中華火鍋第一股”小肥羊的收購,持股量達93.2%,剩余6.8%股權則由小肥羊創始人張鋼和陳洪凱持有,小肥羊也因此從港股退市。
完成小肥羊的收購后,百勝針對其“體系松散、缺乏標準化管理、繼續擴張瓶頸”等問題進行了改革,卻收效甚微。自此,小肥羊業務日漸萎縮,陷入了關店潮。資料顯示,收購前至今,小肥羊的中國門店數從469家下降至300多家。
據財經報道,一位供職于小肥羊、隨著收購案而進入百勝中國的知情人士說:“這是(百勝與小肥羊的聯姻)雙方都非常后悔的交易,是失敗的。”
百勝中國前CEO蘇敬軾也曾表示,正式收購小肥羊后,百勝集中精力解決小肥羊“體系松散、缺乏標準化管理、繼續擴張瓶頸”三大問題,在將百勝原有系統與小肥羊對接的過程中,發現工作量非常大,將小肥羊原有的物流配送、員工培訓、菜單等都整合起來并不容易,因此耗費了較長時間。
2月6日,百勝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百勝中國在第四季度取得強勁增長,總收入和盈利均超過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增長的主要來源依然是肯德基和必勝客兩家洋快餐。旗下品牌小肥羊、塔可貝爾、東方既白和COFFii&JOY對百勝中國2019年整體收入的貢獻僅占2%。
燜鍋生意風光不再,為求出路或出海?
盡管中餐業務屢次受挫,但百勝對中餐業務的熱情絲毫不減。某餐飲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結合小肥羊的收購來看,百勝中國對火鍋情有獨鐘。海底撈、呷哺呷哺強勁的增長,或許是吸引百勝收購黃記煌的重要原因。
業內認為,之所以選擇收購黃記煌,是因其“無廚師”的生產模式更符合百勝高度標準化的要求,更貼合百勝中國的經營模式。
而百勝中國在去年8月宣布收購黃記煌控股權時表示,隨著黃記煌的加入,希望在中式餐飲領域獲得更強的立足點,并提升專業知識。此外,希望憑借百勝中國的規模和系統能力,以及黃記煌的產品研發和品牌管理的成功經驗,讓此次收購產生協同效應。
雖然百勝此次信心滿滿,但黃記煌近幾年的盈利狀況并不樂觀。2017年,據黃記煌母公司煌天國際的招股書顯示,其2014年至2016年的平均客流量在持續下滑,公司將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市場競爭的加劇和餐廳銷售額的減少。此外,黃記煌還屢次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百勝在中餐板塊有所投入,但效果一直不好。此次,百勝中國成立中餐事業部或許志在扭轉這一局面。百勝希望借助黃記煌這一燜鍋品牌,加深對中餐的認識,也將其成熟、標準化的經營模式和數字化的能力運用到中餐運營中。
針對收購完成后百勝如何整合運營黃記煌的問題,藍鯨記者多次致電百勝相關負責人,截止發稿,未收到回復。不過有關專家表示,黃記煌嫁入豪門后,有望借助百勝中國進一步拓展國際化市場。
據了解,目前百勝已將小肥羊火鍋店擴展到了全球11個國家,共有300余家分店。不過,百勝暫未透露黃記煌在國內外市場的擴張計劃。未來百勝的中餐業務發展如何,藍鯨財經記者將會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