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簽字、蓋章、按手印,這是簽訂紙質版勞動合同不可越過的“三部曲”,而現在,只需在線刷臉、電子簽名,不用見面一份電子勞動合同就能“云端”生成。3月15日,記者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我區將在全疆范圍內全面推廣電子勞動合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信息化便民服務水平。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應用蓬勃發展,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對政務平臺數字化要求越來越高,電子勞動合同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勞動者所接受。自治區人社廳在自治區就業創業綜合服務平臺上開發運行了電子勞動合同訂立系統(以下簡稱“服務平臺”),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免費的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服務。
該平臺不僅具備電子勞動合同訂立、續簽、變更、解除、終止等功能,而且以上環節均可追溯,能更好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權益。勞動合同簽訂實現了“線上簽約、系統管理、大數據應用”數字化模式。
我區各級人社部門將以電子勞動合同為載體,大力落實“一件事打包辦”要求,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最大程度減少企業、群眾辦事時重復提交材料,簡化合同報送程序,合理確定合同信息采集范圍,提高企業和勞動者報送電子勞動合同的積極性。及時制定和主動公開服務平臺提供的電子勞動合同相關服務事項清單、所需材料和辦理流程。對企業和勞動者通過服務平臺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或提交符合要求的電子勞動合同信息的,同步辦理勞動用工備案,實現線上直接辦理就業失業登記、社會保險經辦和待遇申領、人才服務、人社各項補貼申請發放等業務。合同內容可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社會保險稽核、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中依法作為證據采信。
同時,為進一步加強電子勞動合同數據應用,我區各級人社部門將及時梳理匯總分析電子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終止等相關數據,動態掌握企業勞動用工情況,提高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社會保險參保稽核、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等工作效能,及時糾正違法違規行為,防范化解矛盾風險,實現智慧協同監管。以電子勞動合同數據為切入口,推動人社數據資源整合,加強大數據匯總分析,為人社政策評估和工作決策提供堅實支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