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  正文

當前聚焦:科技感滿滿!這個村里的蔬菜大棚讓農民大開眼界

評論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宋衛國

技術員在平板電腦上輕點幾下,一盤郁郁蔥蔥的番茄苗就在傳送帶上“走”出了育苗區……4月17日,阿圖什市阿湖鄉蘭干村村民塔力甫江·吾拉衣木來到該村阿爾賽片區設施農業基地購買番茄苗,“這些蔬菜苗都是‘無人培養’的,讓我大開眼界?!?/p>


(資料圖)

阿爾賽片區設施農業基地是新疆晨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潤農業”)2022年5月打造的全智能化玻璃溫室大棚,智能物聯網育苗床、魚菜共生系統、自動溫度控制……大棚里到處是科技感。

新疆晨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員工在阿圖什市阿湖鄉蘭干村阿爾賽片區設施農業基地管理無土栽培蔬菜。翟汝增 攝

晨潤農業技術總監趙少維說,這座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的超級育苗大棚,主要分為物聯網展示區、育苗區、立體栽培區、種植區、循環水養殖區五個區域,植入了集氣象監測與預警、自動化溫度調控、土壤信息收集與顯示、可視化網絡覆蓋與遠程技術支持、手機app遠程控制系統等一系列科技元素,讓阿湖鄉農民突破傳統種植業的束縛,從會種田走向“慧”種田。

今年24歲的努爾比亞·艾尼瓦從設施農業基地建成就在這里上班,來這里之前她從來沒想到種大棚可以這么“潮”?!皬目諝鉁貪穸?、土壤鹽堿度到二氧化碳濃度,甚至植物葉面數據,都能實現24小時監控,我們通過操控系統就能實現園區內632項設備運行操作,不到10個人就能管理整個園區。”努爾比亞說。

新疆晨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員工查看蔬菜長勢。晨潤農業供圖

設施農業基地循環水高密度養殖區里有10座鱸魚養殖池,每座養殖池里養著1萬尾鱸魚,每年養殖兩批可向市場提供100噸鱸魚。“最重要的是養殖鱸魚的尾水經過發酵、過濾、添加生物制劑后可以成為無土栽培育苗的養料?!壁w少維說。

經過技術處理的尾水,沿著管道噴灑到育苗區的育苗溫室床上,在尾水的滋養下,一株株幼苗茁壯生長。在育苗區里,只能看到翠綠的幼苗和來回噴灑營養液的機器,技術人員的操作完全靠平板電腦進行。趙少維說,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提高空間利用率,培養出更優質的幼苗。截至目前,該設施農業基地已售出100多萬株幼苗,幫助附近鄉村農民發展特色種植業。

在設施農業基地里,還有村民搞起了采摘體驗區。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掛在藤蔓上,每到周末阿圖什市及周邊鄉鎮的人們會帶著孩子來一次周末采摘游,一邊感受大棚里的科技范兒,一邊品嘗著新鮮的草莓。

目前,設施農業基地為阿湖鄉阿其克村、蘭干村及易地搬遷戶提供就近穩定就業崗位15個,年用工3000人次,農機機械租賃工時1000小時以上,有效帶動了附近村民增收。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