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王娜 通訊員 劉樂
額敏縣瑪依塔斯風區,每年超過150天刮著8級大風,積雪厚時可達七八米,素有“魔鬼風區”的稱號。“90后”公路人李長青堅守于此10余載,參加防風雪保交通工作700次,累計機械駕駛時長1.4萬小時,救援旅客2.5萬余人。
4月30日,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瑪依塔斯防風雪搶險基地(以下簡稱“防風雪搶險基地”)副班長李長青被評為全國“最美職工”。就在幾天前,他還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沉甸甸的榮譽捧在手上,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搶險保通畫面在李長青的腦海浮現。
(相關資料圖)
4月27日,李長青參加2023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領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證書。李長青供圖
李長青出生在一個“公路之家”,爺爺、爸爸加上他,祖孫三代接力修建和養護著額敏縣的基層公路。2011年,李長青進入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被分配到防風雪搶險基地,和爸爸成了同事。
防風雪搶險基地承擔著201省道、318省道等103公里風雪路段的搶險保通任務。12年來,李長青和同事們每年在完成夏季繁重的養護工作后,11月初便來到基地駐守,一直到次年3月,一待就是5個月。其間,他們駕駛各種車輛設備與暴雪搏擊、與狂風抗爭,打通一段又一段雪阻路,為駕乘人員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李長青從小對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充滿興趣,工作后,單位看他在機械駕駛方面悟性高,讓他跟著全國先進工作者、自治區道德模范巴圖散學開除雪車。在師父傳授下,李長青一個冬天就學會了怎樣用除雪滾筒、怎樣沿著輪推的印子除雪,出現“雪盲”時怎么看公路的標線和GPS定位,很快便成了獨當一面的機械操作手、搶險救援人員。
2012年1月,李長青第一次參加搶險救援。當時,省道201線瑪依塔斯風區大風持續肆虐。凌晨4時許,防風雪搶險基地的18名救援人員完成一次救援剛回宿舍,新的救援任務又來了。躺下不到半個小時便被爸爸李建成叫起來再去救援,李長青很不解,問:“難道就沒個休息的時候嗎?”李建成語重心長說,除雪保暢是我們的工作,搶險救援是我們的責任,從你爺爺那輩就是這么干的,你沒有什么可抱怨的,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干好它。
李長青揣摩著爸爸的話,再次闖進風雪夜,開著除雪車在2米深的積雪中走了幾個小時,找到被困車輛時,車上乘客感動得快要哭了。李長青從除雪車上下來轉移被困乘客,狂風裹挾著暴雪撲面打來,能見度幾乎為零,風速快到讓人無法呼吸,他只能走幾步路然后背過身來深吸一口氣再繼續走。一夜的忙碌,換來30余輛車和乘客的平安。
幾天后,被救乘客給防風雪搶險基地送來感謝錦旗,李長青終于悟出爸爸那句話的深意。“我突然覺得我的工作能幫助到別人,很有意義。”李長青說。
此后的歲月里,這樣的保暢救援,對于李長青來說成了常態,他在暴風雪中搶時間、贏先機,犧牲與家人的團聚,打通一段又一段雪阻路段,他曾在暴風雪中將身上的大衣墊在車輪下救援,也曾在數九寒冬中脫下自己的衣服裹住旅客的嬰兒……
12年來,李長青兢兢業業堅守“魔鬼風區”,跟隨父輩的腳步、傳承勞模精神,獲得過許多榮譽。面對成績和榮譽,他堅定地說:“我會繼續堅守風區,守護群眾平安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