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  正文

農業生產開局良好 鄉村發展后勁十足

評論

【天山深讀】


(資料圖)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劉毅

今年以來,自治區農業農村系統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致貧等底線,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農業強區建設起步開局。

今年全區農業生產呈現哪些特點?鄉村產業發展有哪些重點任務?5月23日,在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疆推進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發布會上,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同志回答了記者提問。

阿圖什市格達良鄉沙拉塔拉村的棉田里,基于北斗導航的無人駕駛拖拉機正在進行播種。邵琳 攝

春播任務超額完成

問:春季農業生產是全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的第一仗,當前我區春季農業生產形勢如何?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晶:今年,全區緊緊圍繞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優化糧食生產布局和種植結構,全面壓實糧食生產任務,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搶抓農時,及早做好農資生產、調運、儲備,提前做好農機保養、檢修和調試,組織好機械異地調配和跨區作業,農資、農機供應充足,有效保障了春耕生產需求。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制定了《2023年自治區糧食產能提升工程工作方案》,組建糧食提產能技術服務指導組,強化生產指導服務,切實提升糧油生產水平。

目前,全區已春播糧食作物2300余萬畝,在田糧食作物總播面積已達3800余萬畝,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

農田建設持續推進

問:自治區高度重視水資源管理利用工作,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進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李晶:高標準農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也是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近年來,自治區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融資機制、提高建設標準。截至2022年底,我區通過中央和自治區財政投入立項實施并上圖入庫的高標準農田達3626萬畝,占全區(地方)“三調”耕地面積的43.9%,其中,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775萬畝,占高標準農田面積的76.5%。

下一步,農業農村廳將按照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十四五”規劃要求,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一是優化建設內容,因地制宜確定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項目建設重點,加快補齊高標準農田田間水利設施短板。二是加快推進項目實施,確保項目當年立項、當年完工。三是加大多元投入力度,力爭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投入早日達到國家標準。四是加強示范引領帶動,推動工程設施與農機農技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農田綜合效益,實現典型引路。五是加大建后管護力度,完善建后管護機制,實現責任和權益有效結合。

4月8日,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十九戶村,當地農民使用裝備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播種玉米。陶維明 攝

增收支撐更加有力

問:今年以來,自治區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致貧?

自治區鄉村振興局督查專員沙力哈爾·阿布德西:今年以來,全區突出守底線、促發展、穩政策,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致貧。一是做好返貧監測,啟動開展2023年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切實防止返貧致貧。二是發展特色產業,提高中央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重,重點補齊技術、設施、營銷等產業發展短板。三是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和南疆就業促進工程,推進穩崗就業提質擴容。四是抓各類要素保障,穩定完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深化對口援疆、“萬企興萬村”等幫扶機制,促進形成工作合力。

問:振興鄉村產業能為農民增收和農村富裕提供有力保障,全區將如何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李晶:自治區將充分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一是打造平臺載體。聚焦糧油、棉花和紡織服裝、綠色有機果蔬、優質畜產品等涉農產業集群建設,打造若干個農業全產業鏈,推動特色產業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分散布局向集群發展轉變。

二是壯大龍頭企業。今年,我區計劃將鄉村休閑旅游、鄉土文化開發、農村電子商務、預制菜產業等企業納入認定范圍,壯大“四級”龍頭企業雁陣。同時,開展龍頭企業融資助力、上市培育、科技賦能服務,支持龍頭企業擔當農業全產業鏈的“鏈主”,促進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做精鄉村旅游。充分利用鄉村特色資源,大力實施鄉村休閑農業精品工程,全面提升鄉村休閑旅游品牌影響力,帶動更多經營主體和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增收。

四是深化市場開拓。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重點抓好農產品市場營銷,調動各方面力量拓展農產品國內外銷售渠道,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讓農民既豐產又豐收。

畜牧業發展潛力十足

問:今年以來,自治區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和特點有哪些?

自治區畜牧獸醫局總畜牧師熊斌:今年以來,全區各地積極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自治區畜牧獸醫局研究制定《自治區優質畜(禽)產品產業集群建設行動計劃》和肉牛肉羊、乳制品、生豬、家禽、馬等5個產業鏈實施方案,積極推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壯鏈。各地強化防災減災措施落實,實現了春季牲畜安全轉場,接羔育幼進展順利,為全年畜牧業增產豐收打牢了基礎。不斷加強產銷對接,強化品牌營銷,積極拓展區外市場。目前,各地已落地大型畜禽養殖基地建設項目50余個,落實中央、自治區畜牧業發展項目資金30億元以上,伊犁馬、新疆褐牛產業集群項目加快實施,天山南坡肉羊產業集群項目已獲國家批復實施。

問:近年來,自治區在推動肉牛肉羊、奶業、馬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如何?下一步建設優質畜(禽)產品產業集群的總體考慮是什么?

熊斌:近年來,全區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2022年全區羊肉產量達到60.72萬噸,居全國第二位;全區牛肉產量達到49.37萬噸,居全國第五位;全區牛奶產量達到222.58萬噸,居全國第六位;全年乳制品產量90萬噸,形成天山北坡優質奶牛優勢產區。全區豬肉產量達到57.01萬噸,已形成烏—昌—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年出欄400萬頭生豬優勢產區。在家禽產業發展方面,全區禽肉產量23.83萬噸,蛋產量38.22萬噸,南疆地區地方品種雞、肉鴿等特色家禽優勢產區初具規模。在馬產業發展方面,大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馬產業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00億元,畜牧業生產在保障區內供給的基礎上,出疆外銷畜產品規模持續增加。

下一步,將按照自治區“深入實施畜牧業振興行動,建設優質畜(禽)產品產業集群”的部署,加快推進肉牛肉羊、乳制品、生豬、家禽、馬等5個優勢特色產業延鏈補鏈壯鏈,實施肉羊綜合產能提升工程,持續推動肉牛增產、奶業振興,加快發展馬產業,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強家禽產業,提升全產業鏈增值增效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積極將新疆建設成全國重要的優質畜(禽)產品生產基地,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區提供有力支撐。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