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 >   >  正文

2019年三四線城市熱度進入下行通道 兩大因素支撐三四線房地產市場可持續(xù)發(fā)展

評論

經歷了2017-2018年的上漲周期,2019年三四線城市熱度進入下行通道,市場上對于三四線城市不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空間的論斷似乎再度達成一致性預期。

回溯歷史,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曾經經歷過長達5年的衰退期。2009年至2011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全面回暖,三四線城市土地供應大幅提升,如無錫、常州、寧波等城市一年供地的面積需要三年時間才能消化。大量供地之后,新區(qū)建設需要建設周期,項目配套不完善,購房需求下降,部分城市出現(xiàn)大量“鬼城”。大量房企進入三四線城市后被套,供給過量之下房價也無起色,最后房企和金融機構紛紛逃離三四線城市。

2015年,隨著去庫存政策的深化以及棚改貨幣化政策的推進,三四線城市迎來房價上漲契機。但棚改貨幣化僅為催化作用,這次三四線市場的復蘇可以稱為體系性復蘇,同時受益于以下三個因素:

第一,供給真空。2013年之后土地市場成交情況惡劣,土地價格低,政府無力收儲,因此政府開始主動控制土地出讓量,三四線城市的供給隨之呈較低水平。

第二,一二線溢出效應。一二線城市土地供應減少之后,房企開始尋找三四線機會,金融機構在一二線調控政策后,也開始尋找三四線機會。對于購房者和投資者來說,一二線城市房票難得,而三四線房價相對較低,投資門檻也較低。

第三,新城配套完善。新城經過幾年的開發(fā)和建設后逐步開始成熟,交通、商業(yè)、學區(qū)配套完善,激發(fā)了居民的購房需求。

未來,仍有兩大因素能夠支持三四線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一方面,部分三四線城市城區(qū)人口比重較低,人口從村、鎮(zhèn)向市區(qū)集中帶來的購房需求仍是比較明顯的;另一方面,即使是一些人口流出較多、產業(yè)基礎薄弱的城市,外出打工者受制于一二線城市購房資格和高企的房價,也有很多會選擇返鄉(xiāng)置業(yè),這也會帶來需求的支撐。另外三四線城市的自住改善型需求也是比較充分的,例如碧桂園的好房子系列產品在三四線城市賣得非常好,也正是因為碧桂園發(fā)掘了這一類需求,進行了產品打磨,進一步拓寬了其在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份額。

(作者系億翰智庫地產首席分析師)

標簽: 房地產市場 市場份額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lián)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yè)執(zhí)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