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好置業(股票代碼:000667.SZ)公告稱,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2.9億-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美好置業的扣非凈利潤就已經虧損4.605億元。美好置業將在何時扭虧為盈?美好置業相關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各項業務后期盈利與否尚取決于多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美好置業轉型發展裝配式建筑和現代農業,不過,轉型之路并不順利。2020年,美好置業現代農業的毛利率為-316.71%,由于連續虧損,美好置業對6.4萬畝農業用地進行了退租;裝配式建筑板塊方面,有專家表示,目前核心技術多集中在少數龍頭房企中,美好置業當前面臨行業下行與企業轉型的雙重考驗,未來可能要經歷較長的困難周期。
預計虧損最少2.9億元
近期,美好置業公告稱,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2.9億-4.1億元。
美好置業稱,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裝配式建筑業務尚未達到相應的規模,本報告期產生經營虧損2億元;另外,受房地產開發周期影響,2021年1-6月房地產項目結算面積、結算收入較少,造成美好置業本報告期業績虧損。房地產業務板塊預售項目期末預收款項125億元,但尚未達到結算條件,將在以后期間逐步確認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美好置業的扣非凈利潤就已經呈現虧損。數據顯示,2020年,美好置業歸屬上市公司的扣非凈利潤為-4.605億元。《華夏時報》記者觀察到,這也是美好置業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
其實,虧損并非偶然。數據顯示,2018-2020年美好置業的扣非凈利潤漲幅分別為-64.57%、-74.97%、-861.01%,已經連續三年呈現負增長。
據悉,美好置業成立于1989年,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2002年資產重組后主營業務變更為房地產開發,算得上是老牌房企。
早在1995年,美好置業就進駐了北京,以北京為中心拓展華北區域,開發了北京美好名流花園、北京美好未來假日花園、沈陽美好名流公館、沈陽美好名流印象、沈陽美好奉璽臺等項目。截至2010年12月31日,美好置業的總資產為96.23億元,凈資產50.54億元,年度營業收入19.55億元,凈利潤2.01億元。
近年來,美好置業的成績并不亮眼,甚至和以往相比有倒退的跡象。2018-2020年,美好置業的營收分別為25.2億元、36.59億元、42.07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418億元、6051萬元、-4.605億元,發展速度可以用“緩慢”二字來形容。另外,《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克而瑞統計的百億銷售榜單中,并無美好置業的身影。
核心技術集中在少數龍頭房企中
在“三道紅線”等政策的影響下,行業競爭壓力加劇,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中小房企的生存變得艱難,探索新的業務成為不少房企的工作重心。除了傳統的房地產業務,2017 年美好置業正式進入裝配式建筑領域。
據悉,裝配式建筑是指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構件和配件(如樓板、墻板、樓梯、陽臺等),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
美好置業相關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較快,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因此,選擇由傳統的房地產開發向集成裝配式建筑的房屋智造一體化業務轉型成為公司最佳的戰略選擇。
年報顯示,裝配式建筑業務方面,美好置業在2018年投產武漢江夏工廠、青島即墨工廠兩座工廠,2019年投產河南新鄉、湖北荊州、合肥肥東、重慶江津、長沙汨羅五座工廠,2020年投產了成都金堂、江蘇儀征兩座工廠。2020年,美好置業的裝配式建筑業務涉及的金額共47.65億元。
那么,裝配式建筑業務為美好置業貢獻了多少利潤?美好置業并未在年報中說明。不過,《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美好置業的“設計、施工、混凝土預制構件及總承包”的營收占比為14.82%,毛利率為-5.65%,其中,混凝土預制構件即屬于裝配式建筑范疇。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際上,美國、日本的裝配式建筑占比均達到90%,而國內該項業務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尚未規模化是裝配式建筑在我國面臨的主要困境,這導致裝配式建筑的成本要高于傳統建筑模式。有頭部房企曾統計,目前國內裝配式建筑每平米的成本要比傳統建筑高約600元。
“近幾年國內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從多角度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未來裝配式建筑在我國的發展空間較大。”不過,潘浩也表示,目前在技術研發層面,核心技術多集中在少數龍頭房企中。
另外,潘浩表示,進入行業的下行周期,整體環境增加了中小規模房企的生存壓力,而裝配式建筑在我國尚屬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美好置業當前面臨行業下行與企業轉型的雙重考驗,未來可能要經歷較長的困難周期。
現代農業“折戟”
除了裝配式建筑業務,美好置業還布局了現代農業。美好置業表示,其圍繞“吃住兩條線”,堅持城鄉建設服務者的定位,現代農業以“蝦稻共作”為切入點,打造“稻漁綜合種養”生態農業產業。
不過,年報顯示,2020年美好置業的現代農業的占比僅為1.18%,毛利率為-316.71%。可以看出,美好置業對現代農業的投入不算大,目前嚴重虧損。
“集成裝配式建筑是公司主營業務,是公司戰略發展方向,而現代農業業務是公司的特色業務。”美好置業相關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現代農業業務方面,由于業務占比較小且持續虧損,公司于2020年底對大部分租賃土地進行了退租,經營模式上由大規模種養的自主生產經營模式轉向輕資產運作的聯盟發展模式。”
美好置業2020年年度報告摘要顯示,公司現代農業板塊共流轉農業用地8.5萬畝用于經營,由于連續虧損,公司已于年內完成洪湖土地6.4萬畝的退租工作,報告期內,將已投入的農田改造費用,即長期待攤費用余額約1.8億元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
面對行業下行及轉型壓力,美好置業將在何時扭虧為盈?美好置業相關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各項業務后期盈利與否尚取決于多種因素。本報記者 張慧敏 李未來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