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博話題#中通快遞成立房地產公司#沖上熱搜,據天眼查資料顯示,8月12日上海通寓置業有限公司成立,為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房地產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經營范圍包括地產開發經營、非居住房地產租賃和物業管理。
《華夏時報》記者發現,此前,為表示鼓勵,中通快遞為奧運冠軍陳雨菲送上一套房,得到了網友們的認同和贊譽,而進軍房地產的動作緊隨其后,有業內人士認為,中通快遞送房給奧運冠軍,一方面是為了贏得大眾的好感,另一方面或是為進軍房地產行業做鋪墊。
快遞行業專家分析,國家目前支持企業加大物流投資比重,資本市場也很注意企業資本開支的力度和規模,包括使用更多融資手段,中通快遞不排除未來會走物流資源資本化的道路。
走“物流資源資本化”道路?
記者在網絡平臺看到,眾多網友戲稱中通快遞此舉“不務正業”,稱此番跨界“中通真是頭鐵”,也有網友稱“好好做快遞不香么”。
在房地產行業處于寒冬期的時候進軍其中,中通快遞的邏輯是什么?
對中通快遞設立新房地產公司,業內人士猜測其初期可能涉及商業住房類的開發,例如為員工提供房產;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其應該不僅僅是做住宅,而是將商業與自己的主業相融合,例如做物流產業園的開發。
上海交通委郵政快遞專委會副主任趙小敏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中通快遞不排除未來會走一個物流資源資本化的路徑,因為這是國家鼓勵的方向,其次它也需要擴大倉儲等資源的用途,國家目前支持企業加大物流投資比重,資本市場也很注意企業資本開支的力度和規模,包括使用更多融資手段,比如購買物流地產項目。
對電商平臺過于依賴
據資料介紹,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遞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創當年美國證券市場最大IPO。中通快遞上市之初市值為121.21億美元,四年后其市值已經達到了259億美元(截至2020年9月25日),實現了翻倍。
2020年9月29日,中通快遞登陸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在美國與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公司,29日上市首日收盤,中通快遞-SW(02057.HK)總市值為2019.6億港元,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據中通快遞香港上市招股書顯示,中通快遞的毛利從2019年上半年的人民幣(下同)30億元減少14.5%至2020年上半年的26億元,毛利率從30.3%降至25.1%。業內人士認為,受2020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為了能夠擴大地盤,快遞公司需要準備好“錢袋子”。
此外,招股書顯示,2020年6月中通快遞總包裹量中的90%以上都來自于電商平臺。趙小敏表示,對電商平臺過于依賴是中通的一個短板。
業內人士透露,中通此番二次上市,是為擴張輸血,更為了提高自身的“風險均攤能力”。
快遞跨界地產成風?
此前,不少快遞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跨界地產。
相關資料顯示,去年5月,上海圓弘置業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圓通蛟龍為其全資大股東。今年2月22日,山東通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13700萬元摘得蘭山區戈九路附近一宗倉儲用地,據天眼查顯示,山東通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由中通快遞全資控股。5月17日,順豐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正式登陸港交所,而順豐方面曾表示,順豐房托投資重點為全球范圍內可產生收入的房地產,初步重點為物流地產。
那么,在房地產一系列調控政策下,中通跨界地產領域對前景有著怎樣的預估?作為服務業,此番跨界是否會降低公眾好感?眾多快遞公司紛紛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中通快遞接下來是布局住宅還是物流地產呢?
《華夏時報》記者試圖通過中通快遞官網公布的客服熱線與官方聯系,但對方并未能作答;通過百事通平臺公布的中通快遞聯系方式,與之聯系,但接聽人員對記者說自己不是中通員工。緊接著,記者輾轉多個平臺聯系,包括私信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王吉雷的微博,但均未與之取得聯系。
據CNPP數據研究顯示,中國物流地產排行榜前三分別是普洛斯、萬緯和京東物流。而據世邦魏理仕統計,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物流地產、商業地產、住宅地產的投資凈回報率分別為6%-8%,4%-5%和2%-3%。
百度百科資料顯示,物流地產是由美國普洛斯公司率先提出并實踐的,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至今為止已有將近40年的歷史。物流地產是根據客戶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地點,建設、運營與管理專用物流設施,為客戶提供合適的現代物流設施和專業的物業管理服務,實現貨物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流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物流地產已經進入優化調整階段,基于有限的土地開發資源,行業企業需要關注現有資源的優化組合以挖掘更大的競爭優勢。記者 李未來 實習生 陳清容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