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互聯網平臺掌握海量用戶數據,一旦泄露或濫用,造成的后果難以想象。近日,有網友爆料,微信在后臺反復讀取用戶相冊,每次長達1分鐘,這也引發了微信侵犯用戶隱私的擔憂。
據悉,該網友開啟了iOS 15的隱私新特性“記錄App活動”,對所有App的隱私讀取行為進行7天的監控,并使用App Privacy Insights對記錄進行讀取。
監控發現,微信在用戶未主動激活App的情況下,在后臺數次讀取用戶相冊,每次讀取時間長達1分鐘。
對此,微信方面回應稱:iOS系統為App開發者提供相冊更新通知標準能力,相冊發生內容更新時會通知到App,提醒App可以提前做準備,App的該準備行為會被記錄成讀取系統相冊。
當用戶授權微信可以讀取“系統相冊權限”的前提后,為便于用戶在微信聊天中按“+”時可以快速發圖,微信使用了該系統能力,使用戶發送圖片體驗更快速流暢。
微信強調,上述行為均僅在手機本地完成。“最新版本中我們將取消對該系統能力的使用,優化快速發圖功能。”
近年來,常有人戲稱大數據時代、人人“裸奔”,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個人信息保護。今年8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表決通過,定于11月1日起施行,防止“大數據殺熟”、敏感個人信息被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