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沒有被恐怖故事嚇到嗎?你可能患有心盲癥

評論

萬圣節電影中,孩子們經常圍坐在篝火旁,分享血腥、詭異的故事,試圖讓別人在恐懼中尖叫起來。但是,當與朋友分享恐怖故事時,你可能會發現有的朋友并不害怕,無論你把場景描繪得多么恐怖,他們可能也無動于衷。那么,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恐怖故事的驚嚇?

你能在腦海中想象恐怖故事嗎?

有些人更容易受到驚嚇,可能與他們在腦海中想象恐怖場景的能力有關。當一些人聽一個故事時,他們會自動在腦海中勾勒出場景,而另一些人則必須非常努力,專注于創造任何形式的心理圖像。

而有一小部分人根本無法想象出畫面,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在腦海中看到任何東西。這種無法想象的情況被稱為“心盲癥”(aphantasia),又稱幻像可視缺失癥、想像障礙,是指無法進行視覺想像的狀態。患者無法在腦海中想像一幅視覺畫面,很多心盲癥患者同時不能回想起任何氣味、聲音、觸感,其中一些更表示自己不能辨認人臉。

你有多害怕?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坐在黑暗中,閱讀一些短篇故事——不是鬼故事,而是那些有可怕的、假設的場景,例如,有人被鯊魚追趕,或被蜘蛛覆蓋。

當參與者閱讀這些故事時,研究人員通過測量這些故事使他們出汗的程度,來記錄他們的恐懼程度。把小電極放在他們的手指上,從一個電極到另一個電極運行微小的電流。出汗時,由于電阻較小,這使得電流更容易從一個電極流向另一個電極,這導致皮膚電導率增加。

對于大多數能夠在腦海中勾勒出圖像的人來說,當他們閱讀這些故事時,他們的皮膚電導率會增加。但是患有心盲癥的人在閱讀同樣的場景時,他們的皮膚電導水平沒有顯示出明顯的增加。

另外,在觀看恐怖圖片時,兩組人之間沒有差異。這表明心盲癥患者對這些故事缺乏反應并不是由于情緒反應的普遍減弱。相反得出的結論是,這些心盲癥患者的皮膚電導缺乏變化,是因為無法想象這些誘發恐懼的故事而造成的。

大腦中發生了什么?

心盲癥患者的神經活動方面相關研究很少,因此不能很好地了解他們無法想象圖像的原因。一項研究顯示,大腦的額葉和視覺區域都與圖像的可視化有關。而在心盲癥患者中,這兩個區域之間的聯系較弱。

另一項研究發現,大腦視覺區域的活動模式與精神圖像的生動性相關。因此,額葉和視覺區域之間連接的任何減少都可能導致對視覺區域的控制減少,這可能導致無法進行視覺化。

患有心盲癥的人描述他們的個人記憶(自傳性記憶),不如有視覺圖像的人講得生動和詳細。另一方面,患有心盲癥的人也可能不會出現與恐懼記憶有關的疾病,如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另一種可能性是他們仍然可能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但其表現方式與有視覺想象力的人不同,但目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題為The critical role of mental imagery in human emotion: insights from fear-based imagery and aphantasia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對話》(The Conversation)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full/10.1098/rspb.2021.0267

標簽: 恐怖故事 心盲癥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