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證據表明,吸煙是致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在最初開始吸煙的國家,吸煙流行已成為癌癥疾病狀況和負擔不斷變化的驅動力。例如,美國男性和女性吸煙人數在1955年和1965年最多,而他們因癌癥而死亡的高峰期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中國的吸煙潮比美國晚了30至40年,因此研究者認為我國由吸煙導致的死亡高峰期尚未到來。
中國醫學科學院一項最新研究表明,2020年至2040年,中國與吸煙相關的癌癥死亡率或會增長近50%。研究人員利用中國死亡監測數據庫和吸煙模式調查的數據,預測了未來20年內中國35歲以上男性和女性與吸煙相關的癌癥死亡率。
結果表明,對男性而言,未來20年與吸煙相關的癌癥死亡率將增加44.0%,女性則會增加52.8%。在這個時間段,或將有860萬人因為吸煙而死亡(考慮到以前就吸煙的人,可能還要多出50萬)。然而,如果“健康中國2030目標”能將吸煙率降低到20%,那么2030年可能會出現一個拐點。這一趨勢繼續保持到2040年,將避免140萬人死亡。
研究人員認為,遏制中國癌癥死亡上升的趨勢迫切需要一致的努力,其中加強煙草控制是關鍵。
該研究論文題為“Smoking-related cancer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an ageing society (China 2020–2040): a population-based modelling study”,已發表在Tobacco Control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tobaccocontrol.bmj.com/content/early/2021/09/01/tobaccocontrol-2020-05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