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現高危外來入侵物種,抽干湖水只為抓捕“怪魚”
據正觀新聞報道,一條“怪魚”的抓捕吸引了三千萬網友云監工,抽干20萬到30萬立方的人工湖,卻仍然未見其蹤影,這條遭“圍捕”多日的鱷雀鱔,經鑒定屬于高危外來入侵物種。據悉,記者在平頂山汝州城市中央公園的捕撈現場獲悉,鱷雀鱔的位置目前已基本鎖定。報道稱,這條魚長約80厘米。鱷雀鱔處于食物鏈的頂端,這種“淡水殺手”在我國水域暫時沒有天敵,它的存在,會對水域內存在的所有魚類都帶來致命的危害,其產下的魚卵則含有劇毒。
土耳其給蝎子“擠奶”,可用于生產化妝品、止痛藥和抗生素
(資料圖片)
土耳其東南部桑尼烏爾法省(Sanliurfa)有一個實驗室培育了2萬多只可以產生寶貴毒液的蝎子。一只蝎子可以產生約2毫克的有毒物質,可用于生產化妝品、止痛藥和抗生素。據農場主人說,一升毒液價值1000萬美元。
海葡萄——來自海洋的健康美味食品
未來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解決糧食問題至關重要。藻類具有寶貴的營養成分,且熱量低,其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還含有許多礦物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海葡萄,也被稱為“綠色魚子醬”,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潛力。它們擁有特殊形狀:從圓錐花序上垂下的小圓球嘗起來略帶咸味,會像魚子醬一樣在口中爆裂。
Credit: Lara Stuthmann
一顆系外的“海洋行星”被發現
近日,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TOI-1452 b,這顆系外行星圍繞雙星系統中的其中一顆小恒星運行,位于距離地球約100光年的天龍座。這顆系外行星液態水無法在其表面存在。天文學家認為,它可能是一顆“海洋行星”,一顆完全被一層厚水覆蓋的行星,類似于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
NASA發布來自黑洞的聲音
據央視新聞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一段音頻片段,聲音是根據2億光年外的英仙座黑洞的壓力波而合成的。據報道,這段音波來自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天文學家表示,黑洞中的聲音大約在中央C以下57個八度音階,人耳無法聽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音頻技術提升波形頻率,從而使人們能夠聽到黑洞的聲音。
氣候變化影響深海海帶捕獲和儲存碳的能力
近日,據澳大利亞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氣候變化使海洋變暖,這可能會降低海帶森林在深海中長期捕獲碳和儲存碳的能力,而這又進一步加劇氣候變化,生態陷入惡性循環。研究表示,到2050年,預計海水溫度升高0.4攝氏度,可能會使分解海帶的碳封存潛力降低9%。
全球變暖,海洋也在遭受熱浪的折磨
全球變暖,不僅僅是陸地在高溫下痛苦呻吟,海洋也在遭受熱浪的折磨。據悉,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沿岸的地中海,水溫目前比一年中這個時候的長期平均水平高出 5°C。據研究建模表示,在全球變暖 2°C 時,海洋熱浪和高酸度事件同時發生的天數增加了22倍,預計這一大幅增長可能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影響。
蛇日
地球上有超過3000種蛇,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巴巴多斯線蛇(Barbados thread snake),最長的蛇是網紋蟒(reticulated python),最重的是綠蟒(green anaconda)。每年2月1日為蛇日,這一天可以參觀動物園或爬蟲館,從不同的地方觀看蛇。
標簽: 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