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日,“我國太陽探測衛星科學數據全球共享”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據國家航天局官方網站,8月30日,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成果正式發布。本次發布的“羲和”探日成果以太陽科學探測和新型衛星技術為主,創下5個國際首次,進一步推動我國太陽物理研究和衛星技術發展。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出席發布儀式并講話。
吳艷華表示,“羲和號”作為國家航天“十三五”重點規劃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實現了國際首次太陽Hα波段光譜成像的空間探測,極大提高我國在太陽物理領域研究能力,對我國空間科學探測及衛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羲和號”全稱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臺科學技術試驗衛星,于2021年10月14日發射升空,運行于平均高度為517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主要科學載荷為太陽Hα成像光譜儀。
作為我國首位太陽專屬“攝影師”,經過前期在軌測試與調試,“羲和號”已成功實現了國際首次空間太陽Hα波段光譜掃描成像,國際首次在軌獲取太陽Hα譜線、SiΙ譜線和FeΙ譜線的精細結構。根據這些譜線的精細結構,可反演出高精度的全日面色球和光球多普勒速度場,發生在太陽大氣中的活動可被詳細記錄到,進而研究太陽活動的物理過程。
目前,“羲和號”每天都在按照既定任務計劃開展科學觀測,已經觀測到了近百個太陽爆發活動,相關研究工作正在開展。“羲和號”的科學數據向全球開放共享。
標簽: 數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