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理財必看:2023年如何跑贏通貨膨脹?這三類資產必須把握

評論

在本文留言,精選2位朋友的評論贈送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主動基金投資指南》一本~


通貨膨脹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確實是我們時刻關注的話題。

什么是通貨膨脹呢?


【資料圖】

通俗來說,就是社會上流通的錢越來越多,物價也水漲船高,同樣的錢,能買到的東西變少了。

比如像我小時候,當時很多餐館都打著標語“一元吃飽,兩元吃好”,一兩元就能吃飽喝足。然而,現在一個包子都要幾元錢了。想要吃飽喝足,人均可能就得幾十元。想要吃好一點兒,人均可能就得上百元了。那未來呢?可能再過幾十年,普普通通的一頓飯說不定就需要花費幾百元了。

以前說起“萬元戶”,大家都很羨慕,萬元戶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身份的象征,代表了有錢人。但是現在,很多人輕輕松松一個月的工資就能達到1萬元了。

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萬元戶就是非常富裕的了。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1萬元的購買力逐漸下降。可能幾年的時間里,我們還感覺不出來有太大的差別,但是越往后,同樣的1萬元,購買力下降得越厲害。

簡單來說,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的供應量超過了實際需求量,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情況。

更關鍵的一個問題就來了:面對通貨膨脹,我們該怎么應對呢?難道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嗎?

當然不是。我們不能拿著現金,現金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得把現金換成資產。

哪些資產可以跑贏通貨膨脹呢?

能夠跑贏通貨膨脹的資產有很多,但是普通家庭能夠接觸到的、長期收益好的資產,主要就是三類:

•優秀的人力資產,人力資產的現金流就是工資收入。

•優質的房地產資產,例如一、二線城市優質地段的房地產。

•優質的股票資產,包括股票基金等。

這三類資產,是如何跑贏通貨膨脹的呢?

在銀行螺絲釘的新書《主動基金投資指南》中,作者為我們具體盤點了普通人以及零基礎的投資小白,如何規劃這三種資產才能更好地跑贏通脹,使得我們來之不易的資產保值、財富增值。

01抗通貨膨脹小能手:人力資產

人力資產,是一項可以產生現金流的資產。

為什么人力資產可以跑贏通貨膨脹呢?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可以通過勞動來獲取工資等現金流收入。

實際上,一開始的時候,家庭資產最主要的就是人力資產。

有句話叫,“莫欺少年窮”。一個剛畢業的小伙子,手里可能沒多少錢,也沒有什么事業,但是并不能說他什么資產都沒有,因為他本身就是一項資產。他有無限的可能,只要通過自己的勞動,好好工作,他是可以創造價值的。

所以,人力資產,很明顯是一個可以抗通貨膨脹的資產。最直接的代表,就是工資水平的提升。

在股票市場,我們再怎么努力,也很難憑主觀意愿改變某只股票的走勢,通常都是投資了之后耐心等待。但是,人力資產,我們自身這個資源,是可以憑借著不斷學習和努力提升價值的。

告訴大家三個小妙招,可以讓自己的賺錢能力越來越高。

Tip1:在教育上持續投入

像一些職場技能類的,例如Word、Excel、PPT、編程等,學習并精通也會對我們提升職場競爭力有幫助。

Tip2:選好賽道,努力工作

有一句話說得好,“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一開始就選錯了賽道,即使我們非常努力,可能最后也沒有獲得太高的成就。

什么樣的賽道是好賽道呢?

正如巴菲特概括的,有長長的坡(生意長久)和厚厚的雪(有利潤),然后把雪球越滾越大(復利)。

正如圖1-6所示,這就是值得我們奮斗一生的好賽道。

Tip3:多看書,多學習

提高人力資產的抗通貨膨脹能力,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多看書。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顯示:收入越低的居民看電視時間越多,低收入群體每天看電視時間為1小時50分鐘。收入越高的居民閱讀書報期刊的時間越多,高收入群體每天閱讀時長為20分鐘。高收入群體中21%有閱讀行為,而低收入群體只有6.6%有閱讀行為(見圖1-7)。

02優質房地產,也能抗通貨膨脹

從海外成熟市場的家庭資產配置情況來看,房地產是家庭資產占比很大的一項,占比能達到30%。這個比例在國內更高,目前國內普通家庭70%左右的資產都在房地產上。

未來,國內房地產在家庭資產中占比會逐漸降低,金融資產占比會提高,向海外成熟市場靠攏。不過房地產的占比還是會很高的。

那房地產一定可以跑贏通貨膨脹嗎?其實并不一定。只有優質的房地產,才可以跑贏通貨膨脹。

(1)哪些城市擁有優質的房地產

像一些三、四線城市,人口凈流出,收入增長緩慢,房子其實是不值錢的。只有那些人口不斷流入的一、二線城市優質地段的房地產,才有可能抗通貨膨脹。

這是因為,房地產這類資產,最根本的收益來源,是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們。房子本身是不值錢的,值錢的是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所以,當地人口的流入流出、收入的多少,是當地的房產能否抗通貨膨脹的重要的依據。

這是投資房地產的核心邏輯。

(2)如何衡量房地產的投資價值

有沒有具體的數據,用來衡量一個城市房地產的投資價值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指標:房價收入比。

房價收入比=城市住房的戶均平均市價/戶均家庭收入

可以理解為,一個家庭的當前收入,要多少年才能買到所在城市的一套房子。

從表1-1中我們可以看到,北京、上海、深圳、三亞房價收入比普遍比較高,房價收入比高達20~30倍。但有的城市房價收入比只有6倍多,例如長沙。

那是不是房價收入比越低的城市,房地產投資價值越高呢?

其實不一定。過去10年,北上廣深的房價漲幅,還是比很多二、三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高。所以,利用房價收入比衡量房地產的投資價值時,還需要結合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

股市里有一個指標,叫作PEG指標。這是美國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Lynch)常用的一個指標。

PEG=市盈率/未來預期的盈利年均增長速度

市盈率衡量的是股價的高低。盈利年均增長速度衡量的是股票背后企業的成長性。

PEG指標低,通常是分子市盈率較低(便宜),或者分母盈利年均增長速度高(成長性好),代表的是又好又便宜的股票。

同樣地,我們可以用類似的指標來判斷一個城市的房地產是否值得投資。比如,房價收入比/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

如果房價收入比處于自身歷史低位,且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良好,那這個城市的房地產整體比較便宜。

03股票資產:抗通貨膨脹“撒手锏”

雖然上文提到的兩類資產人力資產和優質房地產,都可以抗通貨膨脹,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比如人力資產的提升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房地產投資門檻比較高等。

只有第三種,股票資產,是人人都可以接觸,也能很快掌握和實踐的資產。并且股票資產的長期收益,可以遠遠跑贏通貨膨脹。

在《股市長線法寶》(StocksfortheLongRun)這本書中,杰里米J.西格爾(JeremyJ.Siegel)教授統計了幾個主要資產大類的收益情況,包括股票、長期債券、短期國債、黃金、美元。剔除通貨膨脹的影響之后,各大類資產的年化收益率如圖1-12所示。

注意,這里是剔除通貨膨脹率之后的收益率。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各類資產的年化收益率還會再增加一些。

所以,過去200年時間里,股票作為一個資產大類,長期年化收益率在剔除通貨膨脹率之后是6.6%。也就是說,投資在股票資產上的錢,購買力差不多每隔10年可以翻一番。長期債券、短期國債的收益其次;黃金能略跑贏通貨膨脹;現金則跑輸通貨膨脹。

這是過去200年,幾個主要大類資產的長期收益情況。可以看出,股票資產的長期收益,是遠跑贏通貨膨脹的。

最后,普通人怎么規劃財富呢?

04 普通人財富規劃該怎么做

人力資產、優質房地產和股票資產,都可以跑贏通貨膨脹。那么一個家庭,該怎么運用好這幾種資產,發揮好各自的優勢,讓家庭財富不斷積累呢?

我們的整個投資生涯,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史記》中的:“無財作力,少有斗智,既饒爭時。”

年輕的時候沒有錢,憑借人力資產積累第一桶金。賺到一定的錢,想辦法做好投資。年紀大了,養老的時候求安穩。爭取讓自己的幸福生活持續的時間長一些。

(1)年輕時,最重要的事是提升自己

年輕時,一般是靠工資收入來跑贏通貨膨脹。因為在剛開始工作的幾年,工資提升的速度,比通過股市賺錢要快。

很多非常優秀的年輕人,通過在專業能力上不斷努力提升,讓工資收入提升兩三倍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而投資股票基金,幾年時間賺兩三倍,得遇到大牛市才行,短期內很難實現。并且即便來了牛市,賺了一筆,但如果本金太少,實際上也解決不了太多生活上的問題。100元賺了100%,也就賺了100元。

所以年輕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是提升自己,讓收入增長,這也是更加可靠的。

(2)中年后,做好資產配置讓“錢生錢”

人到中年,我們的事業進入穩定階段,此時的收入處于人生巔峰。這之后,收入的增速可能會逐漸放緩,也就是仍然會繼續賺錢,只不過工資的增長速度不像之前那么高了。到了退休之后,收入也許還會下滑。

在這段時間里,主要靠投資理財,做好家庭資產配置,以此來跑贏通貨膨脹,并且獲得不錯的晚年生活品質。

對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掌握好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兩大類資產的配置,就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回報了。

在本文留言,精選2位朋友的評論贈送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主動基金投資指南》一本~本次活動開獎時間3月31日。

本文僅做內容傳播,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來源:本文整編自《主動基金投資指南》,銀行螺絲釘2023年新作,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3月出版,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及作品出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