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越來越火熱,近日,保時捷中國工廠也即將落地中國合肥,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對此,保時捷回應:作為保時捷旗下的戰略和業務咨詢子公司,保時捷將與合肥經濟開發區開展深度合作,為中德(合肥)國際合作智慧產業園編制自動駕駛產業生態戰略規劃,旨在進一步加快園區自動駕駛產業發展,促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國際合作。
保時捷其實早已入局新能源汽車。Taycan是保時捷2019年上市的首款純電動汽車,自上市以來Taycan銷量穩步增長。
除了保時捷,其背后的大眾集團,也在2月份表示,計劃投資約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在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建立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創新和部件采購中心。按照規劃,該中心將致力于整合車輛和零部件研發與采購環節,把中國本地供應商先進技術集成到汽車開發過程中,有望將新產品和技術的開發時間縮短約30%,以更快迎合中國消費者需求。
業內人士判斷,無論是保時捷自身,還是其背后的大眾集團,均與合肥經開區展開了密切的合作。目前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健全,吸引了多家車企落戶,若保時捷將國產化項目落地合肥,是具備充分條件的。
目前,合肥市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已聚集規模以上企業305家,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和配套的完整產業鏈。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建項目進展迅速,比亞迪、蔚來、大眾安徽、國軒高科等重點企業不斷加大在合肥的投資。目前,合肥省蜀山區、巢湖區和長豐縣新能源汽車產業較為發達。
2018-2022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總體呈波動趨勢,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減弱之后,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所降低,2021年在國家大力推進能源轉型的政策推動下,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量有所上升,為14.5萬輛。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3.29萬輛。
合肥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市工業經濟預期最大的增長點,2023年合肥市力爭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80萬輛,產值翻一番,超2000億元。十四五末,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能有望超過300萬輛,力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7000億元。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數據招商指南(兩鏈兩圖兩庫兩清單)》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