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2023年全市打造“三個高地”一季度講評會舉行,石峰區榮獲縣市區全能獎亞軍。在9個單項獎中,該區還獲得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要素保障工作兩項冠軍,以及開放高地建設亞軍、改革高地建設季軍。
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今年,石峰區大力開展“項目攻堅年”“作風建設年”活動,按照“一個班子強指揮、一套機制強落實、一份軍令強執行、一批專班強服務”模式,全力推進打造“三個高地”工作,加快建設制造強區。一季度,全區GDP、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增速排名城區第一,地方稅收收入同比增長63.2%。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先進制造保持“強優勢”
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2月18日,中車株洲電機永磁動力產業項目建設工程全面啟動,計劃總投資4.5億元,項目擬分三期實施,一期新能源電驅已啟動,預計2023年底投產,全部投產后將新增電驅系統產能9270臺套,年產值可達20億元。
突出鏈式集聚,壯大產業集群。該區把準產業發展方向,多賽道精準發力,持續推進現代產業集群建設。
主導產業抓強鏈,圍繞“部件、器件、軟件”短板,開展軌道交通招商春蕾行動,引進科億等億元以上項目,全力留住國基檢測等裂變項目。同時,依托主導產業孵化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116家、高新技術企業49家。
新興產業抓建鏈,推動新能源產業“項目—產業—產業鏈—產業集群”鏈式集聚。
未來產業抓引鏈,北斗產業加快布局,遨天科技等20個項目加速招商,賽德雷特衛星工廠、橢圓時空衛星地球站等項目有序推進。
創新實驗平臺項目,正在進行主體工程施工;三一硅能項目一期已試運行,二期正在進行設備調試;中車雙碳產業園項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即將開工建設……今年,該區開展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務清單管理、定制服務、上門幫辦、專班推進等四項行動,加快重大項目落地,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數據顯示,全區一季度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個,重點項目開工16個、竣工7個,完成3宗485畝工業用地掛牌,出讓宗數和面積均為全市第一。
深化改革取得“新進展”
要素保障服務“新升級”
3月30日,臺資企業湖南省株洲市禾帆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在石峰區成功注冊,取得營業執照。在企業服務專員的全程指導代辦下,從企業提出訴求到順利拿到營業執照,僅用不到2天時間。
突出問題導向,全面深化改革。該區深入推進“1234”改革,破解發展瓶頸。“1”即學習安徽蕪湖“1%工作法”,從融資、用地、用能、物流、制度性交易等方面,研究降成本、提利潤;“2”即推進兩區融合改革,全面接收株洲經開區社會管理職能,建立兩區融合發展聯席會議機制,推動“1+1>2”;“3”即按照“用、售、租、融”的原則,推進“三資”盤活改革,研究制定中盛塑膠等地塊開發方案,盤活了一批閑置標廠,租售安置房近300套;“4”即打響鎮街行政執法“1+N綜合查一次”、物業管理揭榜掛帥、社區事務準入清單、信訪疑難問題化解攻堅等基層治理四大戰役,著力為基層解難題、賦活力。
突出要素保障,創優發展環境。在“硬環境”方面,該區與市級平臺公司建立聯席會議和聯合攻堅機制,加快城市更新。田心片區株所支路、藏龍路一期實現通車,響田大橋拓寬改造工程、中車株機社會服務綜合體等項目加快建設。清水塘片區清水塘大道二期、清霞路二期等項目加快建設,清水塘大橋即將竣工通車。在“軟環境”方面,線上、線下聯動,優化企業服務,形成從項目引進到項目落地再到企業服務的一站式服務體系。一季度,全區線上、線下交辦涉企問題56個,辦結率超過9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