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全球新資訊:“把脈”鋼軌消除隱患 守護地鐵行車安全

評論


(相關資料圖)

地鐵行車安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鋼軌健康程度。鋼軌探傷工作就是“于細節處”把脈每一段鋼軌,發現每一處隱患。北京地鐵線路分公司綜合維修七項目部探傷工王會其負責房山線閻村東站至廣陽城站區段鋼軌探傷工作,探測里程46公里,所管道岔21組。憑著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他總能從細微處察覺到隱患存在,從而避免嚴重事故發生。他說,每一次巡視都是在和自己的責任心、專注度的較量。

33歲的王會其從事鋼軌探傷工作已有9個年頭。剛開始從事探傷工作的時候,他認為這份工作就是推著探傷儀走走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然而一周后,王會其就改變了這個看法。時至今日,他清楚記得,當時在磁器口站進行探傷作業時,師傅推著儀器作業時發現顯示屏有疑似傷損波形,隨后就停下來反復校準查看。經過判斷,那是一處鋼軌內部傷損。王會其親眼見證了整個過程,從那以后,他就立下了“干活不怕累、學習不言苦、技術不落后”的誓言,每天跟著師傅學、每天對著探規儀器看。

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提升技能水平,王會其把相關探傷材料都做成了電子版和語音版,便于自己每天上下班隨時學習。“多聽了一句探傷規則,多學了一個技術規程,在判定傷損或者緊急處理的時候,就會多一分底氣和踏實。”他一邊學著,一邊腦子里不停地閃過線路上的設備。時間一長,理論知識越學越細,他越覺得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有差距。

為了更快掌握探傷實際操作本領,王會其只要有時間就推著探傷儀在鋼軌試塊上進行技能演練,一遍遍進行實操練習,查看波形圖、反復對比,不斷總結分析每個波形的出波規律。遇到自己不懂的波形,他就立即虛心向老師傅們請教,同時也不放過任何一次公司組織的培訓機會,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就這樣,伴隨著日復一日地學,日復一日地練,零散的碎片技能點串成了完整的知識鏈條,王會其的專業技能水平突飛猛進。

9年來,王會其在線路上累計步行超過1萬公里,平均每個班將近步行5公里。每次行走在相同的路段,他都能發現不同的變化。在一次區間作業中,探傷儀顯示出一段可疑波形,作業人員誤認為是螺孔不規則引起的回波,王會其卻堅持拆卸觀察,結果發現第一螺栓孔至第二螺栓孔間有8mm長的裂紋,通過及時維修防止了一起重大事故發生。在另一次巡檢時,他遠遠就發現道床上有很多積水,便立刻警覺起來,隨手拿出小鏡子,從軌頭到軌底反復查找了幾遍,最后在軌頭發現有一處類似灼燒過的痕跡,接著又搬來儀器反復掃查,發現還有失波。王會其結合之前的手工檢查,更加確定自己的判斷——這是一處“電擊傷”。他及時上報項目部,把隱患消滅在萌芽中。

“作為首都地鐵的探傷工,我將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做新時代地鐵的接班人,為建設國際先進水平地鐵努力前行?!蓖鯐湔f。

(勞動午報記者 周美玉 通訊員 耿連/文 通訊員 孫鐵軍/攝)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