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中國最硬氣城市:不炒房、不炒股、突破100項技術封鎖_世界熱聞

評論

隨著經濟全面復蘇,各地一把手掀起考察調研熱潮,紛紛跨省跨市交流學習。有些地方一把手更是爭分奪秒,三天跑三城,奮力搶抓先機。


(資料圖片)

其中有一個城市也很忙,不過卻是忙著接待考察團。

自去年年中開始,浙江寧波已經連續接待成都、杭州、鄭州、澳門等考察團。再往前,甚至連深圳南山區都專門組團到寧波學習。

一般考察調研,都是經濟落后地區向經濟發達地區學習。但深圳、杭州和成都的發達程度,放在全國都是前列,現在怎么還出現了反向調研。

寧波,為什么值得學習?

01

一把手扎堆考察

如果仔細觀察,最近去寧波考察的團隊幾乎全是當地一把手帶隊,而且目的非常明確。

2023年5月6日至7日,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安偉帶領鄭州市黨政代表團赴寧波學習考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經驗。

鄭州與寧波一樣,同樣是重要的工業城市,同樣在探索改革創新和產業優化。此次,鄭州一行關鍵是要學習寧波制造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2022年7月18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劉捷曾率領杭州市黨政代表團赴寧波考察學習。作為浙江的“雙子星”城市,杭州和寧波被定位為打造杭甬雙城經濟圈格局,關系緊密。

杭州考察學習,一是為了對接落實“雙城記”工作,二是學習寧波恒抓制造業發展的定力和成效以及“港通天下”的開放格局和胸襟。

而就在杭州考察隊到來的前十天,成都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施小琳剛率黨政代表團前往寧波市完成調研。

相比于鄭州和杭州,成都團隊此次學習考察的一個關鍵詞,是科技創新,重點是學習寧波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不難發現,制造業和科技創新是其他地方考察學習寧波出現最多的字眼。作為長三角第五城,寧波憑什么能夠成為發達地區學習的典范?

這背后主要還是寧波這幾年的發展實在太亮眼了。

2012年至2022年,寧波GDP從0.69萬億飆升至1.57萬億,十年間GDP增量高達8800億元,穩坐浙江第二城。其中寧波于2018年GDP首次破萬億,成為我國第11個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城市——正向中國第十城發起沖擊,并晉級全國第6座“外貿萬億之城”。

此外,寧波還是我國第一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擁有規上工業企業1萬余家。

而且,寧波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達182家,在全國僅次于上海和北京;國家級重點“小巨人”66家,同樣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國第三。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寧波是我國“冠軍之城”。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名單中,寧波以83家排名全國第一,連續5年保持第一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工信部分“四個梯度”對中小企業予以分層培育:中小企業—> 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也就是說,單項冠軍企業是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金字塔的“塔尖”,它的最大屬性就是把某一個產品做到極致,甚至是業界的全球第一,其數量和質量是衡量區域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那么,這些在特定領域“王者”般存在的寧波企業究竟有多牛呢?

比如,全球每3部安卓手機,就有1部的光學鏡頭來自舜宇光學;

全球高精度機床用來制造精密模具和精密零部件所用的切割絲,40%來自博德高科。切割絲很細,細到直徑僅0.015毫米,一旦斷貨,這些機床都將停工;

全球90%以上的縫紉機整機廠,都在用徳鷹精密機械的旋梭。

另外,很多長期被國外控制的卡脖子領域和關鍵環節,都有寧波企業的身影。

芯片制造要用到超高純金屬材料和濺射靶材,中國一直依賴進口,破局者是江豐電子

神舟十二號飛船深空探測裝備的關鍵系統,用了伏爾肯研制的高性能特種陶瓷材料及部件;

2021年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用了永新光學研發的我國首臺微重力太空顯微實驗儀,永新光學還承擔了嫦娥二、三、四號星載光學鏡頭的制造;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兩型液氫液氧發動機,用了信遠工業公司制造的柔性石墨復合密封圈;

中國的深海油氣勘測,用了東方電纜研制的大長度海洋臍帶纜;

華龍一號等第三代大型核電站,用了中國最大的靜密封制造廠商天生密封件公司制造的反應堆主密封環;

杭州灣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等世紀工程,用了路寶科技研制的橋梁伸縮裝置……

從日用品到航天探測器,到處都有寧波冠軍企業的身影??梢哉f,世界制造離不開中國,中國制造離不開寧波。

02

寧波做對了什么?

而寧波制造大放異彩的背后,主要做對了這幾件事:

一是,堅持制造業筑底。

從歷史來看,寧波本地一直都有濃厚的經商環境氛圍和傳統。遠的不說,從近代的“五口通商”以來,寧波就是中國民族制造業的搖籃。

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艘輪船、第一家軋花廠、第一家日化廠……

到了改革開放之初,寧波又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數不清的民營企業,在幾十年的沉淀積累中從小作坊成為了隱形冠軍,也勾勒出了如今寧波“冠軍之城”的輪廓。

2004年,寧波就對全市的制造業企業摸過底。在差不多20年前,這些企業中市場占有率排全國第一的就有100多家。

寧波企業家喜歡專注做細分領域,他們的觀念是不做大市場的第一,要做小市場的唯一,比如壓鑄模具、軸承、輪轂、汽車橡膠配件等等,這些東西看似不起眼,但要做到極致,需要幾十年的專注研究。

2021年的數據顯示,寧波單項冠軍及培育企業從事主營產品的時間平均為19年。

其中,10-20年的企業數為181家,占比為47.14%;20-30年的企業數為99家,占比為25.78%;超過40年的企業有4家,其中有2家企業從事主營產品年份已超過50年。

比如我們上文提到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動機上的密封圈來自寧波信遠,中國核電站反應堆的密封技術來自寧波天生密封件公司,都是30年如一日鉆研一項技術。

如果沒有寧波企業家的工匠精神,產品不可能用在大國重器上。絕大部分寧波企業家都有超強定力,不碰房地產、不炒股,幾十年就干一件事。

與這些企業家一樣,寧波這座城市也始終堅持制造業立市。

即使在過去大多數城市“降二升三”的大潮中,寧波堅持制造業筑底,第二產業占比幾乎未發生波動,一直與第三產業分庭抗禮。

相比之下,杭州2010年第二產業占比首次跌破50%,到2020年掉到了29.9%。

而隨著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建設制造強國,各省市紛紛重塑制造業,加速“脫虛向實”步伐,這或許也是杭州向寧波取經的原因之一吧。

二是,寧波政府與企業良好關系,厚植了民營企業發展沃土

寧波政府與企業之間,構建的是一種“有事真幫忙,沒事不打擾”的良性互動。當地企業家把這樣的“體感”概括為三句順口溜:“有事共患難,沒事不爭利;有事解決問題,沒事不放空炮;有事上門服務,沒事不來打擾。”

簡言之,就是“真懂企業真有為”。

2022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中,寧波在營商環境城市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五,連續四年穩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一方陣。

不僅如此,寧波市政府對單項冠軍企業的培養高度重視。

寧波市經信局有專精特新企業典型案例分析,每個企業的核心產品、主要優勢、創新之處、面臨的困難和建議等信息,都被清晰明白地梳理出來。

這些數據資料,都會在企業被納入培養名單后,用來專門幫助他們盡快發展,達到冠軍企業要求而提供服務幫助的指南

而且,在全國所有城市中,寧波對單項冠軍的企業和產品,獎勵是最高的。

寧波對列入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和培育企業,分別獎勵500萬元和300萬元;對市級單項冠軍,獎勵200萬元;而以對企業扶持力度著稱的深圳,對單項冠軍企業最高獎勵也才300萬元。

最后,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寧波制造業發展增添了一把旺火。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寧波在長三角的重要性僅次于上海,底氣就是寧波的港口優勢。

寧波港,是世界第一大港。2013年寧波港的吞吐量就超過了上海,成為全球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2022年,寧波港更是以12.6億噸的吞吐量,連續14年排在全球第一的位置。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背靠國內制造業最發達地區之一——長三角,寧波制造業企業發展順風順水。

況且,近兩年,寧波還迎來巨大的戰略機遇。

根據《上海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到2035年,寧波將與蘇州一起,成為上海的“左膀右臂”。規劃還指出,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契機,在國家新一輪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爭取更多資源,加速前沿科學創新源在上海、蘇州、寧波的集聚。

這意味著,隨著更多優質資源注入,寧波有望拉高發展“上限”——推動制造業邁向高端,聚集一批高素質人才、持續加強基礎科研能力。

同時,以上海、杭州、寧波三市為軸心的杭州灣將成為“中國第二個大灣區”,是長三角謀劃世界級大灣區經濟的重大部署。

而去年,滬甬、滬舟甬兩大跨海超級工程相繼納入國家規劃,讓杭州灣從“C型”轉變為“O型”,直接縮短寧波到上海的時空距離。

寧波,踩中時代風口。

03

寧波模式

人口聚集是產業發展的結果。

隨著經濟實力提升以及產業快速發展,寧波常住人口實現跨越式增長。

2012年至2022年,這十年間,寧波常住人口共增加157.7萬人,相當于每年增加約16萬人。在最有希望沖刺下一個千萬人口城市中,寧波的人口增長最為可觀。

雖然,合肥表面上看起來,過去十年共增加206萬人口,但如果扣除兼并巢湖市的近百萬人口,實際增加的人口只有100萬上下。

因此,爭奪下一個千萬人口城市,寧波箭在弦上。

不過,寧波也并不是高枕無憂。近兩年,寧波經濟有踩剎車的跡象。

2022年寧波GDP增速3.5%,增幅僅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2023年1季度GDP增速4.5%,與全國大盤持平。而往前數十年,寧波經濟增速都保持在7%以上,2021年更是高達8.2%。

寧波若要重振發展勢頭,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必須進一步盤活經濟要素。

招商引資成為寧波今年“拼經濟”的第一個突破口

在寧波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2023年九方面重點經濟工作,抓項目、抓投資被排在首位。大招商、招大商,成為寧波開年以來的熱詞。

但無論是對標蘇州、深圳等傳統外資高地,抑或相較合肥、常州等新興“風投之城”,寧波乃至浙江在招商引資上仍有不少方面需要追趕。在這方面,建議寧波可以:

向合肥學習“以投帶引”模式——以合肥“豪賭”京東方為例,合肥成功探索出一條資本循環型政府招商引資模式,通過國有資本引領新興戰略產業發展,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帶動形成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等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向深圳學習“抄底紓困”模式——以深圳國資委戰略投資榮耀為例,專家指出,經濟調整期,很多陷入困境的企業,產業和市場前景都很好,國資看準后及時出手,可以起到推動產業發展和助企紓困的雙重效果。“紓困”的對象不僅僅局限于本土企業,還有全國各地好的標的企業。

向常州學習中長期產業布局意識——以常州從洛陽“抄底”中航鋰電(現為“中創新航”)為例,文中指出,招商就要圍繞城市已有的支柱產業、打造新興產業領域重點發力,缺少什么招什么,下定決心,狠抓有核心技術的鏈主企業,尤其是產業需要、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一旦抓牢,便不遺余力,陪著企業共成長,實現共贏。

目前,寧波已經有這樣的意向了。

一個例子是去年9月,作為寧波市國資委旗下國有獨資企業,寧波通商集團以10.85億元的交易價格,間接受讓寧波精達29.44%股權,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

據了解,寧波精達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已入選省級制造業“隱形冠軍”。這家公司最早從事的是換熱器設備領域,深度綁定格力、美的、大金等知名企業,2000年進入壓力機設備行業,2012年起切入汽車換熱器的制造,如今正抓住新能源汽車這一現象級風口。

未來,在合肥模式、深圳模式之后,或許能夠看到更多的“寧波模式”。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寧波市數控機床產業大數據招商指南(兩鏈兩圖兩庫兩清單)》,前瞻產業研究院

【2】《2023-2028年中國先進制造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3】《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水平白皮書》,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參考資料:

【1】《招商,要向先進地區學什么》 浙江在線

【2】《寧波“掃地僧”,為中國制造掃出了怎樣一條路?》秦朔朋友圈

【3】《為什么是寧波?》正解局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