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消毒液在測試20次后,讓客艙燈罩塑料板產生了裂紋,說明這款消毒液不能在飛機上使用。
【資料圖】
5月28日,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旅客登上C919飛機。 新華社發
經過防火試驗的飛機壁板、座椅布料、地毯等樣本上,都留下了明顯的燃燒痕跡。
包雯婷正在做一款航空材料的“防火試驗”。
5月28日,C919圓滿完成首個商業航班飛行,我國民航運輸市場首次擁有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噴氣式干線飛機。C919翱翔藍天背后,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小細節”,其實都有“大學問”。 為了了解這些“細節”背后的秘密,5月31日,記者實地探訪了中國民航航油航化適航審定中心的三大研究中心。在C919適航取證過程中,這個位于成都雙流的審定中心配合中國商飛在航油、航化、防火領域開展了大量技術研究和適航驗證試驗。 民機發展,適航先行。沒有適航審定給出的“通行證”,安全性就沒有保障。適航審定的背后,是無數次的試驗驗證。
細微見真功夫密封膠、消毒液、涂料……背后都有科技含量
在航空化學適航研究中心的實驗室,副研究員張亞博向記者展示了一批用在C919飛機上的密封膠樣品。 “這種密封膠用在機艙,在零下55℃至180℃的溫度內,密封膠的粘接強度、柔韌性、硬度、延伸率等特性必須保持正常。”張亞博說,油箱用的密封膠要求更高,除了溫度要求,還必須有耐航油、耐油氣腐蝕等要求。 張亞博表示,在C919飛機上,需要使用大約200多公斤、十幾種類型的密封膠。密封膠的性能如果不滿足設計要求,可能造成飛機客艙失壓油箱漏油,危及飛行安全。 “你再看這款飛機蒙皮漆,要求極為嚴格。光是鹽霧試驗,我們就需要做3000個小時。”張亞博指著一款白色的涂料告訴記者,飛機外漆必須光滑,符合耐腐蝕、耐沖擊、耐光老化、耐雨蝕等一系列技術指標。 除了密封膠和飛機涂料,他們還會對清洗劑、消毒液、除冰液、退漆劑等多種航化產品進行適航驗證。“我們會針對C919所使用的航空化學品編制試驗大綱,按照大綱的要求進行驗證。”張亞博說。
真金不怕火煉“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要到這里燒一燒”
在民航安全防火研究中心的實驗室,“火”是必過的一關考驗。 “C919上的幾乎所有物件,大到飛機油箱,小到座椅上的線頭,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需要到我們這里燒一燒。”副研究員包雯婷說,小火苗843℃,大火高至1100℃,樣品在經過不同火焰的燃燒后,必須保證其防火性能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在包雯婷的帶領下,記者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樣本,包括飛機壁板、座椅布料、地毯等,都有試驗后留下的燃燒痕跡。在一間實驗室內,一張塑料板正架在小火上燒,另一間實驗室內,一根管線正在熊熊大火中接受“烤”驗。 “乘客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要燒。”包雯婷說,只有通過了這一道關卡,這些材料才能拿到民航飛機的“入場券”。 這些“防火試驗”,不僅是對飛機材料質量的一道考驗,更能在極端情況下,為旅客增加生存機會。
國產化率提升“逐步改變航化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你聽,這塊飛機客艙燈罩使用的熱塑性塑料,都脆了,能聽到咔嚓咔嚓的聲音。”張亞博指著一塊透明塑料板上的一處裂紋說,僅僅模擬飛機客艙消毒20次,就出現了裂紋,這說明這款飛機客艙消毒液不能使用,否則會影響飛機客艙燈罩的使用壽命。 今年3月,張亞博給波音工程技術中心發去一封郵件,主要內容是交流飛機使用的熱塑性塑料銀紋的試驗數據、試驗方法以及合格判定問題,不久后,波音公司回復郵件表示感謝,稱將對該標準進行修訂改版。 除了消毒液,航化產品還包括飛機涂料、膠黏劑、密封膠、除/防冰液、清洗劑、脫漆劑、表面預處理劑、滅火劑、防腐劑等。 “這次展示的密封膠、涂料、消毒液都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現在航空產業的國產化率越來越高。”張亞博表示,航空化學適航研究中心正在做的,就是不斷健全航化產品的適航驗證能力,促進國產化,逐步改變航化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如何抓住“機遇”不只發“通行證”,也可以成為產業鏈資源共享平臺
C919商飛之后,“上海虹橋-成都天府”航線進入常態化運行,成都將如何抓住機遇? 據了解,在“通行證”適航審定方面,目前全國有8家專業的適航審定機構,其中兩家在成都,分別是航油航化適航審定中心、民航機載航電設備適航審定中心。 “僅飛機艙內防火材料領域,我們一個研究中心就有500多家客戶。”包雯婷說,在她看來,適航審定中心不僅是一個審定機構,也可以成為航空產業的一個資源共享平臺。 2015年,包雯婷來到民航安全防火研究中心任職。“當時,到我們實驗室來進行驗證的大多是飛機用布料等低附加值材料,現在高附加值材料越來越多,國產化率越來越高,同時通過率也越來越高。”她切身感受到,雖然中國在大飛機研制領域起步晚,但是追趕的腳步很快。 “我認為疫情倒逼了中國航空制造產業的國產化進程。”包雯婷觀察到,因疫情中斷了部分航空產業鏈的國際供應,倒逼了國內供應企業開足馬力搞研發,她明顯感覺到這幾年,到成都做“防火試驗”,拿到“入場券”的企業越來越多,質量也越來越高。 不只防火材料,在航油領域,航空油料適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向海告訴記者一個好消息,為實現“雙碳”目標,可持續航空燃料是未來C919燃料的發力方向。去年,餐飲廢油變身航空燃料,已在該中心通過了適航審定,并在國內得到了應用。向海認為,成都適合發展這種綠色可持續的航空燃料。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攝影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