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技術的進步,全球動力電池產能不斷增加,產能過剩的問題逐漸顯現。
在2023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指出,隨著汽車行業整、零分工處于變化,業務邊界正在重構,產能規劃已經達到4800GWh,而到2025年中國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僅為1000-1200GWh。朱華榮表示,當前產能嚴重過剩,產業必將回歸到理性狀態。
【資料圖】
目前,全球動力電池產能的利用率僅為56%左右,并非所有的電池制造商都出現過剩的情況。但是,由于一些小型電池企業和新興電池技術企業的投資擴張,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導致產能過剩的問題逐漸顯現。此外,隨著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也加劇了電池產能過剩的情況。
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急劇增長
目前,汽車生產的分工趨勢越來越明顯,帶動電池行業的深度發展與分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動力電池PACK行業逐漸起步并取得高速發展。2017-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PACK裝機容量逐年提高,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PACK出貨量為213GWh,較2019年增長34%,根據前瞻初步統計,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373GWH。
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快速增長原因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顯示,2021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220GWh,相對2020年增長175%。出貨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1)2021年國內新能源終端市場增長超預期,多個細分賽道出現明星車型,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量接近350萬輛,同比增幅超180%,帶動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速超180%;2)2021年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高增長,年銷量超200萬輛,帶動國內部分頭部電池企業出口規模提升。
行業發展向龍頭企業集中
2019年國內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合計裝機量達54.7GWh,占裝機總量的87.8%。行業內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國軒高科。動力電池行業優質資源稀缺,行業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且集中趨勢逐漸擴大。
寧德時代裝機量占比保持全球第一
全球裝機TOP 10榜單中,中國電池企業占據了6席,累計全球市場份額占比過半,達到51%,加速蠶食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
其中,寧德時代一家獨大,獨占據32.1%的全球份額,與第二名LGES市占率的差距拉開了近12個百分點。同時,包括比亞迪、中創新航、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中國市場占有率均有提升,全球份額擴容。
電池產能過剩的問題不僅會導致電池價格下降,也會對電池行業的發展和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因此,電池制造商需要采取措施來緩解電池產能過剩的問題,如擴展應用領域、加強研發和技術創新等。同時,政府也需要加強產業規劃和監管,避免過度投資和產能過剩的問題。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動力電池PACK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