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今年的5月22日,萬眾期盼的養老金上漲,終于有了答案。據國家統計局頒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范圍內養老金的漲幅,達到了3.8%的水平。這對我國數以億計的退休人員而言,無疑都是一大利好,因為我國絕大多數老人,從崗位上退下來之后唯一規定的經濟來源,只有養老金這一項。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養老金的多少就決定了個人晚年生活質量的好壞,這是普遍存在的情況。
僅僅是公布全國養老金的上漲比例還遠遠不夠,而后各地就會根據地方發展實際情況,確定所在區域養老金上漲的具體比例。每位退休人員的實際情況不同,究竟能上漲多少養老金,其實也是一個未知數。那么問題來了,今年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能否在養老金的上漲中占據優勢?我認為結合當前的種種現實情況看,這是大概率的事情,其中的前因后果都在這里,看完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要想知道這一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要知道養老金調整“3步走”究竟是什么,然后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以及年齡,看能否在養老金上漲中占據優勢。
第一步是定額調整,即同處一個地區的所有退休人員,都上漲一樣的額度,很明顯越是經濟發達的城市,定額上漲的越多;
第二步是掛鉤調整,主要掛鉤的是兩部分,分別是個人的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俗稱“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也就是說在其它條件一定的情況下,個人的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未來可享受的養老金待遇越好;
第三步是傾斜調整,主要傾斜的對象之一,就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在我國絕大多數城市,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才能享受高齡傾斜調整。
當然受到之前計劃生育政策的負面影響,現如今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輕中度老齡化社會,很多城市由于養老金的發放壓力增加,選擇提高高齡傾斜的門檻,可能年滿75周歲的老人,才能享受這一利好。也有些城市反其道而行之,將高齡傾斜的門檻降低,給予老人們更多的關懷,可能年滿65周歲的老人就能享受高齡傾斜調整。
所以至于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究竟能否在養老金的上漲中占據優勢,也是一件不一定的事情。具體還是要看個人所在城市,高齡傾斜政策制定門檻是什么。那些享受不到高齡傾斜調整的人,也不要過于擔心了,因為現如今全國經濟飛速發展,系列養老政策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我們不妨再期待一下,今年有關部門是否會降低高齡傾斜的門檻。
往期文章:參保人,這2條醫保小知識需要知道,一次性給您說明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