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最近,港交所迎來生物醫藥公司上市潮。
【資料圖】
根據《證券日報》的報道,目前有90家公司正在等待港交所的聆訊,其中有21家是生物醫藥公司,占比達到23.33%。這21家生物醫藥公司中,有9家是首次遞交招股書,而有7家是第二次赴港遞交招股書。從業務細分類別來看,目前赴港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涵蓋了醫療器械、生物制藥、互聯網醫療等多個板塊。
生物醫藥是指人們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產的用于人類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的醫藥產品,主要包括化學藥品、中藥,以及生物藥品。作為一個民生行業,藥品相關的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實施《“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作為生物經濟4大重點領域之一,并對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作出專門部署。
從研發經費來看,根據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的數據,2016-2021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R&D經費內部支出總體呈加速增長態勢。2021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R&D經費內部支出約272億元,同比增長約60%。2022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R&D經費內部支出約為380億元。
2014-2022年,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藥品銷售額呈波動上升趨勢,其中2020年銷售額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均有所上升。2022年,我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藥品銷售額逼近1.8萬億元,同比增長1%左右。
2016-2022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市場規模呈波動增長趨勢,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生物醫藥行業規模有所下降。2022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87萬億元。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國家相繼出臺了以降低價格為主要導向的集中招標、藥品零加價及差別定價的價格管理制度和藥品流通環節價格管理的暫行辦法,對列入政府定價范圍的藥品價格進行全面調整。對此,行業內企業要把握行業發展變化趨勢,加強創新研發投入,豐富產品線,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研發效率;同時,在生產上提升規模化效益,積極降本增效;營銷上逐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提高產品力,以擴大市場覆蓋度。
從藥物研發趨勢來看,重點熱點產品的情況如下表所示: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我國生物醫藥技術當前很大一部分還停留在科研方面,并沒有有效地轉換為生產力,這不僅浪費了很多的資源,也使得我國的生產實踐跟不上研發,造成了生產的滯后狀況。在國際環境利好和國內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