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室溫超導真的要實現?韓國室溫超導團隊稱論文存在缺陷【附中國超導行業分析】

評論

(圖片來源:攝圖網)

超導是一種在極低溫度下電阻消失的現象,被廣泛認為是科學界的一個重大難題。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能夠在室溫下實現超導的方法,因為這將對能源傳輸和儲存領域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近日韓國一團隊發表論文稱發現了全球首個常壓室溫超導體。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不久,該研究團隊的一名成員李碩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研究團隊并未準備好發表論文,而是團隊中的一名成員在未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發布了論文,因此團隊已要求下架該論文。


【資料圖】

國內超導技術研究起步較早,清華大學超導實驗室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進行超導技術研究。然而,國內的超導行業產業化起步較晚,由于技術壁壘較高,直到2011年國內才首次實現超導產品的批量生產和銷售。

目前,國內涉及超導的研究機構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等,超導相關論文篇數均在600篇以上,總的來說,研發機構主要以院校為依托。

中國是全球超導技術的主要來源國,超導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總量的82.83%。其次是美國,占比為6.65%。日本和歐洲雖然排名第三和第四,但與中國的申請量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我國在超導材料領域已擁有一大批代表性企業,主要包括西部超導、英納超導、上海超導、上海上創超導、蘇州新材料研究所、寶勝科技、海泰超導、綜藝超導、百利機械裝備以及原力辰超導等。

我國超導行業經歷了國外壟斷被打破、傳統產業爆發和新型產業部署三個階段。隨著我國對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發展熱情不斷高漲,我國超導支出額和市場規模也顯著增長。預計未來,隨著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等戰略的實施,我國超導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常溫常壓超導體商業化的時程難以預測,但如果能夠成功商業化,將對計算器和消費電子領域的產品設計產生顛覆性影響。計算器和消費電子的技術和材料創新旨在實現高速運算、高頻高速傳輸和小型化等要求,而超導特性(電阻消失)將改變現有的產品設計和材料/技術應用,例如不再需要散熱系統,光纖/高階CCL可能被取代,先進制程門檻可能降低,使得即便是像iPhone這樣的移動設備也能擁有與量子計算機相媲美的運算能力。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導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