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日本核污水排海進展:第一批7800噸即將全部排完,第二批最快將于本月底開始【附海水淡化行業分析】

評論

(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

近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進展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透露,截至本月6日,已經將福島核電站核污染水的6100噸排放入海中,而總計排放量為7800噸。預計第一批核污染水將于本月10日下午全部排出,并隨后使用工業用水對排海相關設備進行沖洗,以清理設備中殘留的核污染水。同時,第二批核污染水的排放計劃最快將于本月底開始。

福島核電站自2011年發生嚴重核事故以來,一直面臨著核污染水的處理難題。為了減輕核電站的壓力,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決定將部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中。這一舉措引發了國內外的爭議和擔憂,特別是對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此外,對于第二批核污染水的排放計劃,東京電力公司尚未給出具體的時間表。然而,預計最快將于本月底開始。

日本核污水排放或將污染我國海水淡化的原材料

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后,可能導致我國海域的海水含有放射性核素如碳14、氙、鍶、銫、碘等,這對海水淡化過程中的原材料造成了污染。海水淡化過程中,需要從濃海水中提取鎂、鉀、溴等化學元素進行處理,但無法過濾和降解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海水。因此,如果使用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濃海水進行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海水仍然含有放射性物質,無法直接用于工業和生活用水。

日本核污水排放危害長達數千年甚至幾千萬年

日本所排放的核污水雖經過處理,但依然含有碳14、氙、鍶、銫、碘等放射性核素,且這些元素在數千年甚至幾千萬年內很難衰變消化,未來將對全球的海洋環境帶來嚴重的災難。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尚琪研究員認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將對人類造成持久性傷害。他指出,過去的歷史已經有了類似的慘痛教訓。1956年,日本水俁灣發生了水俁病,這是由于工業廢水排放導致的公害病例,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尚琪研究員指出,我們知道海洋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其中存在著多個級別的食物鏈。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富集,從海洋中微弱的濃度逐漸積累到高濃度。水俁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時工廠排放的汞濃度很低,但通過食物鏈的富集,有害物質的濃度超過了三十多萬倍。因此,當地漁民食用被污染的海產品,導致了水俁病的爆發。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狀況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