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   >  正文

人民日報民生觀:人人都可以成為丁慧

評論

只要我們心懷善念,常加呵護,不忘職業操守,都可以成為夜空中閃亮的星

遼寧錦州醫大大二女生丁慧車站救老人的新聞近日見諸報端,救人的小視頻也在網上熱傳。女孩跪地一次次給昏厥的老人做心肺復蘇,人工呼吸,并一聲聲呼喚“爺爺,醒醒,堅持住”,戳中了許多人的淚點,讓人們感嘆美麗的心靈和人間的真情。

感動之余,細看新聞,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好好回味。

救人時,書包都來不及放下;一聲聲的呼喚,可以聽出真的關心和焦急;老人安全了,家屬遞過來一沓錢,不但不要,而且連名字都不透露……這些細節及事后的淡然表達,無不映射出,救人對于姑娘是一種自然反應。我們為這種善良的本能發出贊嘆,同時,很多人也會反視自身:我怎么能也做到這樣,他人處于危難,想都不想,果斷伸出援手呢?

一位哲學家說過,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導。想保持善良的天性,在關鍵時刻轉化為行動,可以借助習慣的熏染。經常吊嗓子,讓聲帶產生肌肉記憶,優美的歌聲才能張嘴就來、毫不費力。日常的向善,往往來自平時的修養。日常心中常懷縷縷陽光,緊急時才能不假思索就放出耀眼光芒、做出有擔當的舉止。

1、2、3……若干次胸部按壓為一組,配合人工呼吸,姑娘的動作透露出她的職業素養。她說,自己是學護理的,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應該沖上去。這些細節還表明,姑娘的善良得到了職業精神的加持。

每一份職業,背后都有一份情懷。醫生講究“懸壺濟世”,做實業要“經世濟民”,公務員要“為人民服務”……最近,朋友圈被一篇報道刷屏,報道用白描手法,講述了一組在邊疆堅守的戰士們的故事。每一次穿越無人區的巡邏都是一場考驗,甚至還會有犧牲。支撐他們的就是對職責的那份自豪和尊敬。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82歲時仍接下了一臺復雜的肝臟腫瘤切除手術。有人勸他:“萬一出了事,你的名譽就沒有了!”而他說,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個人名譽算什么!職業精神讓擔當有了更加清晰的坐標。

“最美”并非遙不可及。只要我們心懷善念,常加呵護,不忘職業操守,都可以成為夜空中閃亮的星。

標簽: 民生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