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網購平臺退貨渠道,4名大學生上演了“貍貓換太子”的調包伎倆。
警方透露,4人從旗艦店購入正品運動鞋后,通過“七天無理由退貨”,將同款假冒產品退回,正版運動鞋以低于市場價400-500元的價格出售牟利。
近日,上海楊浦警方破獲該起網絡詐騙案,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經查,4人共實施網絡購物詐騙11起,涉及運動鞋200余雙,案值40余萬元。
犯罪嫌疑人用來退貨的假冒產品。澎湃新聞記者 楊帆 攝
退貨百余雙“網紅”運動鞋
今年8月,楊浦警方接某運動品牌中國有限公司報案稱:今年6月以來,該公司倉庫陸續收到多筆運動鞋退單。后經鑒定發現,退回的100多雙運動鞋均為假冒產品。
接報后,在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的指導下,楊浦公安分局刑偵支隊會同新江灣城派出所抽調警力組成專案組開展調查工作。
經走訪調查,偵查員發現相關退貨來自數名買家。該公司提供的貨單反映,這幾名買家系通過公司開設在某網絡購物平臺上的官方網店訂購“網紅”籃球鞋。由于該網購平臺支持一周內無理由退貨,此后不久,該公司倉庫便陸續收到了對方發來的數箱退貨快遞。
寄回的鞋雖然款式與公司所售一致,但如此集中的大量退貨引起了倉管人員的注意。經公司專業鑒定,這些均為高仿假冒運動鞋。而此時,該公司的網上結算系統卻早已按照“無理由退貨”流程,將十余萬貨款退還給了對方。
犯罪嫌疑人用來退貨的假冒產品。澎湃新聞記者 楊帆 攝
每月購買3-4次,每次購入近20雙運動鞋
真鞋被換成假鞋,貨款也已退還,該運動品牌公司可謂“財物兩空”,而詐騙分子卻依然隱藏在網絡中不知去向。
為此,警方擴大調查范圍。偵查員先后走訪網購平臺公司、網上支付關聯銀行,反復比對相關單據和數據。經過大量細致的調查排摸,警方確認購買運動鞋并多次退貨的分別為江蘇南京人員潘某、湯某、蔣某等人。
專案組遂奔赴南京開展偵查工作,在當地走訪過程中,偵查員發現潘某、湯某、蔣某等人在某網購平臺分別開設有出售運動鞋的網店。這幾家網店不僅收發貨地點非常接近,潘某和蔣某還共用一個收發貨地址。
警方隨即對涉案網店開展調查,發現幾家網店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出售某運動品牌的運動鞋。經專業鑒定,這些鞋正是幾人先前從被騙公司購入。
“經過偵查,這伙人每月從官方網店購買3-4次,每次購入10-20雙正品運動鞋,然后分批次退貨。”楊浦公安分局刑偵支隊偵察員陳序對澎湃新聞記者介紹,這一出“貍貓換太子”的調包伎倆幾人似已玩得爐火純青。
經進一步梳理,專案組確認了潘某、湯某、蔣某等人為同一犯罪團伙成員,并厘清了該團伙的組織架構、人員組成和作案手法。考慮到該團伙短期內發貨量較大,警方判斷其應有“屯假”窩點,于是對潘某等人開展跟蹤調查。
以低于市場價400-500元的價格出售
在之后的兩個多星期內,偵查員對潘某等人的行蹤開展縝密偵查。
隨著偵查工作的不斷深入,該團伙屯假窩點逐漸浮出水面。偵查員發現潘某等人雖然各自開設網店,但幾人經常前往南京市雨花臺區一商務樓內取貨。經進一步調查,專案組確認該商務樓內一出租屋即為“囤假”窩點。
11月28日清晨,專案組得到線索,潘某等人正在商務樓內取貨,遂開展集中收網行動。當日7時許,偵查員在商務樓內守候伏擊,當場抓獲前來取貨的潘某、湯某兩人,并在“囤貨”出租屋內繳獲涉案假運動鞋80余雙,以及電腦、手機等作案工具。此后,其他兩名犯罪嫌疑人蔣某、趙某也相繼向警方投案自首。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潘某、湯某、蔣某等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了將假鞋退給某運動品牌公司進行詐騙的犯罪事實。
據其交代,潘某等人均為大學同學,在校期間就開了網店,做起網上售賣運動鞋的生意。在無意之中,潘某等人發現,利用某網購平臺“七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則,可以將買到的正規運動鞋快速退貨退款,幾人于是動起了“調包”的歪腦筋。
在通過網絡購入正版運動鞋后,其根據相關款式,又購買了一模一樣的假運動鞋。隨后,潘某等人以“質量問題”為由在網購平臺進行退貨退款,并把假鞋寄回了該運動品牌公司。而留下的正版運動鞋,被他們以低于市場價400-500元的價格對外出售后非法牟利。
自今年6月以來,潘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共實施網絡購物詐騙11起,涉及運動鞋200余雙,案值40余萬元。目前,潘某、湯某、蔣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警方正組織力量對相關假冒品牌運動鞋貨源開展溯源打擊,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標簽: 運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