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關于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
這一推薦項目名單是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專家對全省16個州(市)申報的10個類別323個項目進行認真評審,并由評審委員會領導小組進行復審,最后提出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204項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新入選項目143項,擴展項目61項。屏邊苗族刺繡成為這次入選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統美術項目名錄的“非遺”代表性項目之一。
屏邊苗族刺繡手工技藝歷史悠久,自苗族遷入屏邊后,這一手工技藝就延續至今,是苗族文化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被譽為“無字史書”和“穿在身上的史書”,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2005年5月,屏邊苗族刺繡被列為屏邊縣第一批非遺代表性傳統工藝項目名錄;2021年6月,被列為紅河州第六批非遺代表性傳統技藝項目名錄。
據了解,屏邊苗族刺繡由于支系服飾的不同和繡制方法的差異,形成了5種不同的手法,分別是梳子繡、數紗繡、漢繡、剪布繡,纏繞繡。苗族刺繡的花紋主要來源于自然生活,聰慧愛美的苗族人民大膽而帶有幻想色彩地將身邊景色、建筑、蟲鳥、植物以及各種各樣規則或不規則的幾何圖形描繪到服飾中。在配色上,苗族人民源取大自然中各種帶有無公害色素植物的根、莖、葉、皮、種子作為染料,形成了用色大膽、絢麗多彩,鮮亮奪目的配色風格。(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