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體系更加完善,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基金管理能力持續增強,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在9月13日舉行的“云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社會保障專場上,云南省社會保險局局長胡小兵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我省社會保障工作作為民生保障安全網、收入分配調節器、經濟運行減震器的作用日益凸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目前,全省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4853萬人,電子社會保障卡申領人數達1429萬人。
今年起,我省推廣使用社會保障卡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逐步將補貼資金發放載體向社會保障卡過渡轉換,明年起所有補貼資金將實現“一卡通”發放。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增至3258萬人
十年來,圍繞全民覆蓋、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我省通過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精準推進重點群體參保。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從2012年底的2468萬人增加到2022年8月的3258萬人,增幅達32%,法定參保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2%;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從295萬人增加到559萬人,增幅達89%;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從225萬人增加到348萬人,增幅達55%。
截至目前,我省共為265.33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易返貧致貧人口、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基本養老保險費。
此外,我省從今年開始實施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專項行動,錨定2035年與全國基本同步實現現代化、促進共同富裕、提升城鄉居民收入的戰略目標,確定職工養老保險每年新增參保50萬人、到2035年末繳費階段人員占比達到50%以上的任務,以“八類群體”為重點,建立“四個機制”,采取“六個一批”擴面措施,在繼續擴大覆蓋面的同時,調整優化參保結構,將更多人員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享受更充分、更可靠的養老保障。截至目前,全省職工養老保險參保凈增44.05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88.10%,參保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增加到94.82萬元
我省持續提高社會保險待遇。胡小兵介紹,我省連續18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待遇,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增幅達96%;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增幅達127%;工傷保險長期待遇實現“16連調”,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從43.62萬元增加到94.82萬元,月人均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分別從1577元、758元、726元增加到3207元、2251元、1619元;失業保險金月平均水平由2012年的606元提高到2022年的1356元,增幅達124%,2022年10月將提高至1575元。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4535.3萬人
我省持續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織密扎牢多層次醫療保障網,堅定不移推動醫療保障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云南特色的醫療保障道路。
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志學告訴記者,截至今年6月,全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4535.3萬人,較2012年增加了179萬人,參保覆蓋面不斷擴大,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十年來,我省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報銷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分別達到83%和75%左右,最高支付限額超過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高志學說。
累計發放失業補助金27.08億元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要求,我省將失業保險保障范圍擴大到所有參保失業人員。“2020年3月起,對受疫情影響的參保失業人員按規定累計發放失業補助金27.08億元,保障了46.83萬名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胡小兵說。
此外,2015年,我省啟動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累計為18.1萬戶次企業發放穩崗補貼和穩崗返還資金39億元,惠及參保職工742萬人次。
2020年,我省實施力度空前的階段性減免、緩繳社保費政策,全年為企業減負298億元,緩繳社保費1.43億元;2022年,按照中央要求,我省進一步實施社會保險費緩繳擴圍延期政策,緩繳社會保險費11.70億元。
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余2375.77億元,職業年金累計結余512.9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6日,我省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省級信息系統上線運行,成為全國首家按“多險合一”模式同步實現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等業務經辦支撐的省份,達到了全國標準統一、數據實時同步、部省兩級聯動、風險有效管控的建設目標。(記者 孔垂煉)
標簽: 云南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 云南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云南醫保參保 云南養老保險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