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  正文

城市引才重搶更要重留

評論

深圳市實行人才引進和落戶“秒批”新政,不失為深圳速度的濃縮。這種自帶“深圳特色”的搶人新政,既是現實競爭引發的應急機制,也是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窗口的應對之舉。目前,搶人的戰火已呈現全國蔓延之勢,深圳作為全國最具發展活力與創新實力的大城市,自然不能在人才爭奪戰中錯失先機。

人才是最寶貴的生產資源,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要素。一個地方的產業之爭、經濟之爭和潛力之爭,最終會落腳于人才之爭。北廣上深之所以能保持強勁的發展動力,就在于擁有絕對數量和質量的人才優勢。有了大量人才的支撐、創造和創新,才有生產力的不斷提升,從而實現產業的不斷升級、發展方式的不斷優化。深圳的發展得益于人才的引進與作用的發揮,正是來自于國內外頂尖的創新型、實干型的人才,才使得深圳保持了足夠的后發優勢,創造了深圳奇跡和改革樣本。

在百舸爭流態勢下,資源爭奪的壓力越來越大,群聚效應也會越來越強。如果一個地方不能保持足夠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就會在后續的發展中逐漸退步,并失去長期發展的動力。在大家都不遺余力“搶人才”之際,誰的條件最優厚,誰的服務最周到,誰的效率最高效,誰更具有綜合的比較優勢,誰就會在競爭中搶占先機。

但政策牌終歸會有窮盡之時,“秒批”一旦被其他地方所效仿,大家也就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各地在搶人過程中,相互較勁會形成良性互動,從而促進整個人才環境的持續優化,達到質量同步提升的效果。城市人才吸引力是城市文化、活力的反映,城市之間的“人才大戰”倒逼城市管理者完善制度,對城市自身的建設也大有裨益。不過,“引進人才”或者“招引人才”只是第一步,能否留住人才才是關鍵。比如,落戶門檻全面放大并提供了最快捷的服務,那么人才引進來之后,能否就業,能否做到人盡其才,能否很好地解決住房、子女入學、個人能力拓展等方面的訴求,此類問題需要決策者和管理者認真面對和妥善解決。

其實,“搶人大戰”并不是新鮮事,而且越是貧困地區對人才越是饑渴,不少地方出臺了十分優厚的人才引進和使用計劃,除了住房政策和落戶政策,還一次性提供數額較大的創業啟動資金,或者匹配了較高的行政級別,發放了較為優厚的福利待遇。不過,當大家都把人才引進的政策側重于戶籍、補貼等方面時,恰可能忽略了人才最看重的發展前景,未能對引進人才進行分類化管理和個性化使用,無形中造成了人才的浪費。

在同質化競爭中,一些地方在人才的引進上難免有“跟風”之嫌,自然也就會陷入“重引進而輕留住”,缺乏有效的人才使用平臺,無法給予人才更多的就業崗位和發展空間,甚至引進來之后“不管不問”,人才爭奪變成了紙面上的數據游戲。最終,“坑人才”的極端惡例時有發生,形成了事與愿違的強烈反差。物質獎勵或補貼只是引進人才的第一步,能否留住人才需要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制定個性化的人才使用計劃,讓其效應得到最大發揮。尤其要拋棄功利與盲目的思維,科學制定引進計劃并按需打造平臺,讓人才在干事創業中增強對城市的認同和歸宿,最終實現“心安即故鄉”的落地生根。(堂吉偉德)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