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耗聯動綜合改革的一個重要關鍵詞,“提服務”是本次改革對全市各醫療機構提出的一個新要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在急診推行“三區四級”診療模式,提高了急危重癥患者搶救的接納能力。
從今年5月1日起,北京20家三級醫院統一實施急診預檢分診分級就診,即病人病情的級別決定診療次序,而不是“先來后到”。具體來說,患者到急診室就診時,先由分診臺按病情嚴重程度分為“瀕危、危重、急癥和非急癥”1至4級,之后依照級別順序接受治療,分別在急診搶救室、留觀區和流水區三個區域就診。
北京朝陽醫院實施分級就診制度更早,已有近兩年時間。昨天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北京朝陽醫院門診樓地下一層急診科,一進門就看見地上有幾個不同顏色的標志:紅色箭頭指向危重癥搶救區,綠色箭頭指向分診臺,紫色箭頭指向臨時留觀區。科室內就診秩序井然,完全沒有患者擁擠排大隊的現象。
據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梅雪介紹,1級患者病情瀕危,隨時可能危及生命,將立刻進行搶救。2級患者病情危重或迅速惡化,存在生命危險,如嚴重呼吸困難、昏睡、急性腦卒中等,5分鐘內能得到快速救治。3級患者病情急,存在潛在的生命威脅,如急性哮喘、吸入異物、吞咽困難等,20分鐘內能得到救治。至于4級非急癥病人,則需要進行等候。
梅雪表示,這樣的分級方式不但讓危重病人優先得到診治,醫院接納急危重癥患者的能力也進一步提高,目前在北京朝陽醫院急診搶救室和搶救留觀區的危重癥患者占比已經達到90%。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朝陽醫院采用了多種形式的一站式服務以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比如整合、重組各項檢查項目流程,設立一站式集中預約中心,替代原來各個醫技科室分散預約。對接自助機、APP 等自助設備,實現患者檢查的自助報到等功能。特別是針對外地患者,盡可能地通過資源調配,將檢查安排在當天完成,緩解了患者就醫流程的難點,院內醫療秩序也得到了明顯改觀。
同時,推出一站式住院服務中心,實施床位彈性管理,拿出全院30%的床位,打破科室間、科內主診組間床位壁壘,實施床位集中管理、按需彈性調配,保證疑難、急、危重癥患者的收治。
此外,北京朝陽醫院還有一站式患者服務中心,由門診辦公室、醫保辦、社工辦、郵局等多部門共同接待,主要提供就醫診療咨詢服務、醫療證明蓋章服務、投訴接待受理服務、便民惠民利民服務以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記者 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