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  正文

專家:代餐不能代替正餐 部分人群還須減少吃代餐

評論

在減肥熱潮的帶動下,相關產業隨之興起,其中代餐產品的銷售尤其火爆。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代餐品牌數量為2837個,2020年增加到3540個。有關機構預計,2022年中國輕食代餐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

如今,市場上琳瑯滿目的代餐減肥食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運動、只靠吃代餐食品就能減肥”的宣傳擊中不少人的軟肋,但這種方式真的靠譜嗎?

代餐迎合部分人群“圖方便”心態

有消費者反映容易反彈、效果欠佳

所謂代餐食品,是指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食品包括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粥等。

代餐最初是為了解決在某些特殊環境下沒有條件吃正餐的問題,如壓縮餅干就是早期的代餐食品,近年來代餐的概念逐步向減肥人群滲透。

不用運動、不用挨餓,只要每天吃代餐食品就能輕松瘦下來……類似的宣傳廣告以及各種似乎卓有成效的減肥案例充斥在各大社交和電商平臺。這些商品也迎合了很多人快捷、省力的減肥心理。

北京的趙先生此前嘗試過僅依靠代餐進行減肥,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告訴記者,“非常容易反彈,因為沒有根本地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吃時間長了,精神和身體狀態都非常差,我感覺不太對就不吃了。”

部分樣品被測出營養標示與實際不符

大部分樣品存在營養低于標準情況

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搜索關鍵詞“代餐”,可以看到相關產品五花八門。很多商家聲稱其代餐產品既能減肥瘦身,又能營養飽腹。事實真的如此嗎?

深圳市消委會曾選取十款中外知名的代餐產品進行檢測。經檢測,其中四款標注的營養指標與實際檢測值不符,如外包裝上寫著脂肪標稱0g/100g的某品牌代餐食品,實際檢出1.62g/100g。

在此次檢測中還發現,通過與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代餐食品》團體標準對比,大部分品牌的樣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能量或營養素偏低的情況。

此外,據一名負責人透露,部分代餐產品中含有一些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物質。

專家:代餐不能代替正餐

部分人群還須減少吃代餐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代餐減肥的原理就是減少能量的攝入,同時大部分代餐產品富含的膳食纖維被食用后在胃中吸水膨脹,使人產生飽腹感。

朱毅:吃飯不僅是為了讓肚子不餓,更重要的是讓身體營養充足,讓人體機能處于健康狀態。減肥代餐良莠不齊,長期代替正餐食用很容易因為營養單一導致營養不良。所以代餐不能餐餐吃,代餐不能代替正餐。

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張能維介紹,減重不等于減肥,短期內因為拉肚子、腸胃不適造成的體重減輕,減少的大部分是水分而不是脂肪,從長遠看不僅不利于減肥,還會出現肌肉和水分流失、體脂肪增加的情況。

張能維:代餐不能當飯吃,因為代餐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營養物質。第一是蛋白質不足,第二是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不足,特別是維生素不足,會使皮膚變粗糙、掉頭發。

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營養科主治醫師趙敏提醒,部分人群還需要特別注意減少使用代餐。“腎病患者一定要慎重選擇高蛋白類的代餐,胃腸疾病人群要控制膳食纖維的攝入。”

除了代餐食品,酵素類產品同樣銷售火爆,不過由此引發的問題也不少。近日,浙江杭州63歲的王阿姨因為吃了三年某酵素類產品患上了結腸黑變病的案例,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張能維表示,目前國內和國際對代餐、酵素等產品沒有出臺專門的質量監管措施,部分產品為了達到暫時減重的效果,很可能加入違禁藥物。

對此,專家建議盡快完善行業標準并加強市場監管,對代餐等食品中各類營養素含量的標準作出明確規定。此外,還要加強對網絡銷售平臺管理,將代餐等食品納入網絡食品監管體系。(總臺央廣記者/錢成)

標簽: 代替正餐 代餐產品 減肥瘦身 容易反彈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