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體檢肯定有一大撥人被查出“高尿酸”“高血糖”“高血脂”。隨著生活水平提升,這些富貴病越來越普遍,而且這類代謝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還需要在生活中注重飲食控制。很多人都覺得糖尿病不能吃水果,痛風不能吃海鮮,高脂血癥不能吃脂肪……因為怕吃錯而錯過了很多美食。
那么,痛風、高血脂癥患者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痛風飲食治療總體原則
三低:低嘌呤飲食、低(減輕)體重;低脂飲食
一多:多(大量)喝水
過去主張無嘌呤或嚴格限制富含嘌呤的食物,但同時也限制了蛋白質的攝入,長期會導致營養不良。因此,目前最新的建議改為:主要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也就是說,飲食限制相對放寬了,但該嚴格的還是一樣嚴格。
減少脂肪攝入、減肥
脂肪本身會阻礙腎臟對尿酸的排泄,高脂飲食還會導致肥胖和代謝紊亂。所以吃“肉”要選脂肪含量低的;控制烹調用油,植物油20~30克/天;花生、核桃、瓜子等堅果含脂肪多,也要少吃。
不吃精制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50%~60%,宜選擇低GI食物。鼓勵全谷物食物占全日主食量的30%以上,全天膳食纖維攝入量達到25g~30g。
嚴格戒酒、不喝甜飲料
急性痛風發作、藥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的患者,應嚴格禁酒精。眾所周知,喝酒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啤酒尤為顯著,紅酒風險相對小些。具體排序是陳年黃酒 > 啤酒 > 普通黃酒 > 白酒 > 紅酒。
高尿酸/痛風患者不能吃什么?
不吃動物內臟,少吃紅肉。各種動物內臟,包括肝臟、腎臟、大腦、腸子等,都不要吃。濃肉湯、魚湯、海鮮湯等,也不要吃。各種紅肉(牛肉、羊肉、豬肉等),在痛風急性發作期,不要吃。當痛風患者處于緩解期或高尿酸血癥狀態時,紅肉攝取量控制在一天50克以內,但可以適量吃一些去皮的白肉。長期吃大量高嘌呤海鮮,也是痛風的風險因素之一。盡量不要吃,急性期絕對不能吃的有(高嘌呤):
▲ 貝類、牡蠣和螃蟹等帶甲殼的海產品;
▲ 一些魚類,如鯉魚、鯽魚、黃魚等。
可以少量吃的(中嘌呤):
▲ 金槍魚、鱸魚等魚類;
▲ 小龍蝦、河蝦、大閘蟹(除了蟹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