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  正文

教育部:2018年義務教育大班額、超大班額降幅達10年來最大

評論

截至2018年10月底,義務教育大班額、超大班額數量比2017年分別減少了18.9%和48.7%。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28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教育脫貧攻堅情況時表示,截至2018年10月底,義務教育大班額、超大班額數量比2017年分別減少了18.9%和48.7%,為近10年最大降幅。接下來將在民族地區推廣“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在貧困地區辦好一批中職學校等。

劉昌亞稱,通過連續實施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79.6%;全面改善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832個貧困縣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實施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計劃,截至2018年10月底,義務教育大班額、超大班額數量比2017年分別減少了18.9%和48.7%,為近10年最大降幅。

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國培計劃”累計培訓鄉村教師和校園長540萬余人次;有28個省份通過在學免費、學費補償和國家貸款代償等方式,每年吸引4.1萬名高校畢業生直接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此外,通過持續實施定向招生專項計劃,2012年起所有“211工程”高校和中央部屬高校安排專門計劃,面向貧困縣累計招生37萬人,2018年專項計劃共錄取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10.38萬人。

劉昌亞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將在輟學高發區“一縣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實施貧困學生臺賬化精準控輟;推進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作,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健全貧困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繼續推動教育新增資金、新增舉措、新增項目等向“三區三州”傾斜;實施推普脫貧攻堅行動,組織開展基層干部和青壯年農牧民普通話培訓,在民族地區推廣“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實施“幼有所育”計劃,完善農村學前教育服務網絡;在人口集中和產業發展需要的貧困地區辦好一批中職學校,加大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推進力度;深入推進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改善貧困地區鄉村教師待遇;推動中央相關教育轉移支付存量資金優先保障、增量資金更多用于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和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受教育的需要等。

標簽: 義務教育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