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  正文

填報志愿學生自己要上心 適合自己的才是好專業

評論

2019年高考結束了,隨之而來的填報志愿是另一場高考。每到這個時候,家長和考生傾盡心力查數據查規定。

到底該如何報志愿?是選擇發展前景好的還是考生感興趣的專業?是聽考生自己的還是聽家長的意愿?填報志愿,關系著考生的人生道路和今后的職業,著實馬虎不得。

填報志愿學生自己要上心

現在的很多學校都在高中階段開設了人生規劃課《生涯》。考生如何根據自己的優勢和人生規劃來報考學校和專業,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專業、地區、學校,因人而異,會有不同排序。但是,填報志愿,在分數夠的基礎上,建議以興趣優先。每年都會出全國大學的專業排名,專業優先的考生就可以此為參考,但專業排名高的學校,不一定整體實力就強,所在地區也不一定很好。”中國傳媒大學科學研究處副處長周建新說。

“如果考生一定要去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那第一優先自然就是地區,選擇完地區后,再根據自己的分數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如果考生很喜歡某一所大學,那第一優先自然就是學校,進而也就確定了地區,至于專業,就要看考生的分數了。”周建新說,另外,大學填報志愿,一般都有大小年之分,去年錄取分數很高,今年則不一定。

實際上,我國各省現在都實行公布成績之后知分、知線、知位填報志愿,但這不是說要等到知道分數后才考慮志愿填報,而需要在公布高考成績之前,就了解高考政策、了解目標學校和專業,做好志愿填報的準備。

“從近年來高考志愿填報的情況看,主要有兩個問題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很多考生對志愿填報并不關心,認為這是家長的事,自己就忙于參加同學聚會,或者外出游玩‘犒勞’自己。二是有的家長在為孩子規劃志愿填報時,盲目從眾,不愿意仔細研讀高考政策,結果填報志愿失誤,甚至遭遇招生詐騙。”教育學者蔣理說。

蔣理認為,填好高考志愿,首先需要學生自己多操心,因為這關系到自己未來的學業和職業發展,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志愿。其次,家長和考生需要全面了解高考政策和高校錄取規則,結合學生自身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

適合自己的才是好專業

哪些專業就業勢頭好,哪些專業受到“職場冷遇”,是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6月10日,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發布《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布了就業“綠牌紅牌”專業目錄。

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

“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紅綠牌專業反映的是全國總體情況,各省區、各高校情況可能會有差別。”麥可思有關負責人說。

怎么看待綠牌專業和紅牌專業?“高考志愿填報不僅關系到能否被大學錄取,更關系未來的學業發展和職業發展,因此填報志愿必須堅持興趣原則、實力原則、政策原則和長遠原則‘四結合’。要做好這些,不能只由家長給考生填志愿,也不能全權委托專家填,而需要考生結合自身興趣,做好長遠的發展規劃,最終填好真正屬于自己的志愿。”蔣理說。

“好專業的標準是什么?考生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很重要,適合自己的才是好專業。很多考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啥專業,道聽途說專業好壞的現象很普遍。容易被身邊人和媒體引導,沒有實事求是地分析這個專業是否真正適合自己。”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胡忠策說。(記者 馬愛平)

標簽: 考生 高考政策 家長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