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筱祎和學生們在一起
高新五小六年級二班的學生們馬上要畢業了,在離開學校前,他們收到了一份“畢業大禮”——童年詩集。一本611頁的詩集里收錄了707首詩,畫了約2000個手繪插圖,從責任編輯到責任校對、裝幀設計、封面題字、插圖設計,全部都由班主任婁筱祎和班里的54名學生一點一滴地完成。
花費四年時光
將詩集編印出來
“寫詩一直存在于六年級二班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婁筱祎說,從三年級開始,她就鼓勵孩子們寫詩,記錄豐富的童年生活,這些年孩子們共創作了千余首詩。為了給孩子們留下回憶,婁筱祎萌發了一個念頭,把他們寫的詩編印成書。從去年開始,婁筱祎每天晚上利用休息時間編輯詩稿。她把班里所有孩子的手稿整理出來,從中選出707首詩,讓每個孩子為自己的詩手繪插圖。從三年級開始組織寫詩,到六年級編印詩集,她總共花了4年時間,終于將《我們的陽光二班——童年詩集》印刷出來了。
“您說要好好學習,您說要多才多藝。您說您為我,沒有了朋友。您幫我安排,您一手安排。我沒有了夢,也不敢想,我只是一個八歲的孩子。我要假期,美好的假期……還好我懂您的愛!”這是一名學生寫的《媽媽的愛》。翻開詩集,孩子們真實而樸實的語言,記錄著他們的喜怒哀樂,也讓婁筱祎和家長們深受感觸。
“看到這本沉甸甸的詩集,我感慨萬千,這些詩見證著孩子們從一個個滿臉稚嫩的小孩子變成了有夢想、有才氣的青少年。”學生吳政寰的媽媽拿到詩集時,流下了眼淚,她說:“這一切都離不開婁老師的悉心教導,才讓孩子們的童年變成了一首首詩、一幅幅畫。”
畢業臨近,孩子們都不舍分離,想多和同學們聚一聚。擔心人數太多照顧不來,婁筱祎讓班里孩子們五六個人分成一組,利用周末與孩子們分組約會。去年“十一”開始,她自費帶著孩子們出去,讓學生選擇想吃的美食,和學生坐在一起聊心事。“本來計劃花費5000元差不多,最后帶著孩子們玩,給他們買書,差不多花了一萬元。”婁筱祎笑著說,“但是看到孩子們天真的笑臉,能讓他們在畢業前有個美好的回憶,一切都值得。”
希望孩子的眼里
閃爍善良與友愛
婁筱祎的班級有一個溫馨的名字——“陽光家族”。她說,“我希望用充滿愛與正能量的教育,讓班里每一個孩子的眼睛里都能閃爍善良與友愛。”
曾經班里有一位特殊的孩子小杰(化名),由于智力問題,考試成績總是個位數或是零分。在行為上,小杰不會說完整話,不會表達。看到這樣的情況,婁筱祎便組織學生開展了“保護小杰行動”。她讓全班同學和她一起行動起來,督促小杰認真聽課,幫助小杰整理學具、書包,幫忙系鞋帶、打飯,教小杰洗飯盒……時間長了,小杰進步很快,說話也利索了很多,即使說不清楚的話,同學也都能看懂他的心思替他“翻譯”。
小木(化名)剛上二年級時,他父親因生意失敗欠下很多錢,為躲避債主上門討債經常東躲西藏。為了孩子的安全,母親給小木辦了停學。婁筱祎說,當新學期開學,小木再回到了班級時,完全可以用“野孩子”來形容,上課聽不進去,作業寫得亂七八糟。婁筱祎就去找小木的母親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了小木身上的閃光點,“體育是他的強項,就積極與體育老師聯系,讓他在體育上多出成績,找到自信。”三年級時,小木的跳高獲得全校第一,五年級時又獲得市級跳高第二名的好成績。現在,小木的文化成績越來越穩定了。
讓師愛化作縷縷陽光
溫暖學生
課間休息只有10分鐘,由于班級樓層較高,跑到操場上去玩時間有點不夠,很多孩子只接個水就坐下繼續看書。為了讓孩子們活躍起來,婁筱祎把班里的同學分成9個小組,讓每個小組自制一個飛行棋,課間在飛行棋中加入學習知識。“有的是背唐詩,有的是百科知識,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婁筱祎說。
婁筱祎曾在新加坡任教7年,她的理念就是讓孩子們能在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中進步。快畢業時,班里孩子提出想要與好朋友做同桌,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心愿,她就和孩子們簽訂了一個“契約”。她答應學生們可以自行選擇同桌,但是坐在一起的同學要彼此監督、互相鼓勵。婁筱祎說,事實證明這個“契約”很有效,孩子們的成績不但沒有退步,反而提高了不少。
“看著學生每天進步,看著班集體日趨完善,看著學生們信賴的目光,我真切地感受著為人師的幸福與偉大。在通向童心世界的路上,我將不斷開始新的追求,讓師愛化作縷縷金色的陽光,溫暖我的學生,在教育的沃土中,愿為甘露育英才。”婁筱祎說。(文/圖 記者 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