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海南島蘊含著豐富的海洋資源,這是一筆寶貴的本土資源財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要求幼兒能夠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海島幼兒日常會接觸大量豐富的海產品,海洋氣候、海洋環保等問題每天都在影響著幼兒的生活,同時幼兒也對神秘的海洋世界充滿著好奇心與求知欲。加強對幼兒的海洋素養教育,既是落實國家“海洋強國”戰略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符合幼兒天性和發展需要的一項重要工作。
“富海趣環境,享海韻生活”是二幼給人的第一印象,獨具特色的海洋地域文化賦予了二幼獨特的精神土壤。長期以來,二幼遵循陳鶴琴“活教育”思想所倡導的“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的理念,以“海納立新夢筑未來”為辦園理念,在方寸之地探索著無垠的海洋教育,用海洋文化涵養孩子的品格、賦能孩子的夢想,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有創新、開放、包容等海洋品格的時代新人。
教育理念需要幼兒園生態環境的支持與配合,二幼因地制宜地利用現有的園所場地,以海洋文化為主題創設了戶外“二幼十景”:珊瑚礁長廊、海馬回廊、章魚智慧屋、鯨寶書屋……教學樓創設了自然海洋、人文海洋、社會海洋等主題文化長廊;公共空間陳列了幼兒的海洋主題作品,形成一個小小海洋博物館。教室環境包括支持幼兒分享探究經驗的主題墻、支持幼兒操作的活動區、支持幼兒查詢資料的海洋繪本圖書角等,引導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海洋的神奇。
為了“讓孩子的眼睛越過圍墻”,二幼充分利用海島的海洋環境資源。如紅樹林、港口碼頭、假日海灘、南海博物館等海島特色鮮明的人文景觀,都是孩子接觸大海感受自然的場所。幼兒園還通過家園社協同共育,積極開展親近大海的研學活動,讓孩子在親近自然的活動中感受海洋的神奇與美好,增進與大海的感情。
二幼堅持從小激發海島幼兒熱愛海洋、探索海洋的積極情感,支持幼兒積極探尋人海關系的可持續發展,筑牢海洋素養教育“營養基”,用小海星課程點亮每一個孩子的藍色夢想,這是對“海洋強國”戰略的積極應答,是在新時代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大膽探索和創新實踐,彰顯了我國沿海地區優秀教育教學實踐成果。
(作者系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11日第1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