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雪球地球”沒有想象的那么冷

評論

在距今6—7億年前,地球經歷了兩次全球性的冰川事件,一度被認為那時全球海洋完全冰凍,地表冰蓋厚度達到上千米,地球就像一個大雪球。然而,在“雪球地球”期間,氣候一直是寒冷的嗎?記者20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研究發現,“雪球地球”期間,全球海洋并非處于完全冰凍,而是存在開闊水域,且氣候有明顯的冷暖波動。該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前寒武紀研究》上。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科學家提出了“雪球地球”的概念,認為成冰紀兩次全球性的冰川事件(斯圖特冰期和馬里諾冰期),全球氣溫低至-50℃,整個海洋被完全冰封,地表水—氣交換受到嚴重阻礙,地表風化作用與海洋生物固碳作用停滯,導致火山噴發出的大量CO2在大氣中聚集。當大氣中CO2濃度達到當前濃度約350倍時,強烈的溫室效應,便會引起全球冰蓋瞬間解體。

但是,近年來“雪球地球”假說受到廣泛質疑。2018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郎咸國博士與北京大學沈冰研究員等人對我國華南成冰紀馬里諾冰期沉積記錄—南沱組地層進行了系統的沉積學研究,恢復了“雪球地球”的冰川動力學過程。

該研究根據沉積變化特征恢復了“雪球地球”的冰川動力學演化過程,發現馬里諾冰期存在多次冰進—冰退旋回,表明“雪球地球”過程中的氣候變化是動態的。

因此,有理由認為,成冰紀馬里諾冰期過程中的海洋并非處于完全冰封的狀態。該研究為正確認識成冰紀馬里諾極端冰期事件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同時該研究成果對于正確認識“雪球地球”冰期,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張曄)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