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

評論

(科技)(1)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

這是11月20日拍攝的“長春龍”化石。

近期,吉林大學科研團隊在原始鳥腳類恐龍化石——“長春龍”研究中又取得一項重要成果,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這對認識恐龍的演化及其牙齒與恐龍食性、生活環境的關系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指示意義。 “長春龍”是由吉林大學博物館科研團隊在吉林省中部地區發現的一種新屬新種恐龍,全名“嬌小長春龍”,其體型小巧玲瓏,體長1米左右。“長春龍”化石是迄今為止所發現保存完好的原始鳥腳類恐龍化石之一,其骨骼保存完整、表面未風化,在石化過程中基本沒有受到擠壓和變形的影響。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科技)(2)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

這是顯微鏡下的“長春龍”牙齒化石切片(11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科技)(3)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

這是顯微鏡下的“長春龍”牙齒化石切片(11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科技)(4)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

吉林大學科研人員在比對兩種恐龍的牙齒大小,左手所拿為“長春龍”的局部齒骨及兩顆牙齒,右手所拿為一顆同時期獸腳類恐龍的牙齒(11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科技)(5)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

11月20日,吉林大學科研人員在對“長春龍”化石進行測量。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科技)(6)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

這是11月20日拍攝的“長春龍”牙齒化石。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科技)(7)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

這是11月20日拍攝的“長春龍”頭骨化石。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標簽: 吉林大學 恐龍牙釉質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