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12日在維也納聯合宣布,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從42項申請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這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進入新階段。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科技日報訊 (記者付毅飛)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應聯合國外空司邀請,中國代表團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于當地時間6月11日,共同在維也納國際中心環形大廳舉辦中國古代導航展,并向聯合國外空司捐贈部分展品。
此次舉辦的中國古代導航展主題為“從指南針到北斗”,分為“授時——欽若昊天、敬授人時”“導航——磁石司南、牽星過洋”“測繪——計里畫方、甄度四海”“交流——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北斗——服務全球、造福人類”五部分。
展覽通過文字展板、實物展品等形式,生動展現五千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在授時、測繪、制圖和導航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中國古代導航技術在指導勞動人民生產生活和探索未知世界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有力證明了千百年來,以導航技術為紐帶,聯通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從未間斷,中國人民的智慧和貢獻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融合溝通。
據悉,中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之所以命名為“北斗”,也意在傳承我國導航技術文化的傳統基因。本次展覽同時展示了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和國際合作進展,宣示了我國積極倡導建立時空基準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態度和決心。
作為聯合國外空委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該展覽將從6月11日持續到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