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發揮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在對口幫扶貧困縣工作中,根據地方產業特點和地理條件,通過培訓技能、搭建平臺、拓寬銷路等做法,實施電子商務精準扶貧,不僅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還帶領當地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
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是四川省出了名的貧困縣。如今,走在美姑縣的鄉鎮農村,隨處可以看到用彝漢雙語寫著“美姑縣某某鄉(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的牌匾。這是由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商務專家團隊設計和指導建立的美姑縣農村電商項目。
西南財經大學是全國首批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院校之一。涼山州美姑縣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是西南財經大學精準扶貧對口支援縣。學校電子商務專家團隊通過調研,結合當地地理條件,決定用電子商務將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送出大山,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并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電商可以賦能貧困主體。我們培訓有意愿的貧困戶,引導其網上開店,自主銷售自家和村民的農產品,實現自主脫貧;有些貧困戶沒有發展電商能力,我們組織電商團隊幫助他們上網,把農產品以好的價格賣出去。而且,電商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還可以吸納貧困人口就業。”經濟信息工程學院分黨委書記徐利軍說。
電子商務對貧困地區的幫扶作用還體現在促進消費扶貧和倒逼產業轉型上。依托電商平臺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消費扶貧,眾籌、預售、認購、領養等,都可以應用到電商扶貧上。初期的電商扶貧是農民有什么電商幫助賣什么,隨著電商對消費者大數據的掌握,農民可以按照消費者的需求來種植,從而推動農民開展標準化、規模化的定制化生產。
針對貧困地區的特征,西南財經大學電子商務專家團隊設計了以縣域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為主體的三級電子商務運營平臺。團隊還指導并幫助美姑縣和金川縣搭建了“5站6點1中心”的電子商務結構,實現了兩地電子商務從無到有的飛躍。
分類培訓電商從業人員,讓貧困落后地區的干部群眾具備網絡營銷意識、掌握電子商務技術,是團隊的重要工作。“我們對幫扶縣各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鄉鎮片區電子商務負責人開展分層分類培訓,累計培訓3000余人次,打造了一支本土電子商務扶貧隊伍。”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帥青紅說。
美姑縣村民阿地爾是美姑飛鷹巖鷹雞養殖家庭農場的負責人。2017年,他與美姑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合作,引入農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和可視化平臺,把他的巖鷹雞基地打造成了標準化養殖基地,并通過眾籌等形式,在京東、淘寶上推廣美姑巖鷹雞,養殖場規模迅速擴大。
為了幫助貧困群眾拓寬農產品銷路,2018年12月份,西南財經大學在繁華的光華校區校門口建設了美姑、金川兩個縣線上線下電商服務店,展銷兩地的蕎麥、干果、野菌、土雞蛋、中藥材等特色產品。帥青紅表示,校園O2O體驗店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農產品進城,通過“以購代捐”等多種方式,助力脫貧增收。同時,學校利用校友資源,幫助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銷售到其他大城市。2019年第一季度,美姑店的營銷金額達300多萬元,金川店的營銷金額超過了500萬元。
標簽: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