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全屋智能大趨勢 產品升級的背后行業問題亦不容小覷

評論

在全屋智能的大趨勢下,作為與外界的防護壁壘和感知橋梁,應用在“門”、“窗”上的產品幾年愈發在智能化的賽道上加速前進,為用戶的私密安全和便捷舒適提供保障與服務。

智能門鎖、智能門鈴、智能窗簾等都在科技的助力下照進現實,漸漸被消費者認知并應用,其中前者在各大廠商加碼入局的推動下,已逐步進入了穩步發展階段,那么,后兩款產品的發展前景又如何呢?

線上線下截然不同,精裝市場推動增長

絕大多數的智能家居都是針對屋內場景為人們提供服務的,作為少數的以屋外為場景為人們提供服務的智能門鈴,隨著人們對家庭安全防護意識的越發提升,兩年在小范圍內得以快速發展。據環洋行業數據調研中心研究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門鈴收入為5849百萬美元,預計2021-2026期間的年復合增長率為46.8%,2026年將達到27160百萬美元。

在國內市場中,除了移康、佳樂、斑點貓等側重智能門鈴領域的廠商外,有著強大物聯網優勢的互聯網企業,如小米、360、華為等也都在這個賽道中開始布局。

小米有品的眾籌臺曾在2018年11月發起過叮零智能門鈴的眾籌活動,眾籌價格為199元,共有40580名用戶參與了活動,達成率超4000%;2019年,斑點貓智能門鈴在淘寶眾籌上線,眾籌首日金額突破百萬元;2020年,在薇婭直播間,360智能門鈴開售30秒,便賣出20000臺。這些銷售、銷量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國市場對智能門鈴產品的需求度。

智能門鈴的表現不俗,作為“門窗”中與“門”配套的“窗”產品——智能窗簾,也有著不錯的表現。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智能窗簾市場規模達22.91億元,并預計至2025年,智能窗簾的市場規模將達47.42億元。

為親身感受智能窗簾的便捷程度,E俠君走訪了居然之家家裝賣場,但與行業預測的火爆數據不同的是,在實體賣場中,有智能窗簾的店家并不多,更多的還是傳統形式的窗簾或者是只能通過遙控器控制,還不能連接智能音箱語音控制的“半智能”化窗簾。“你去網上看看吧,種類會更多。”不同店家的店員都這樣表示,“網上下單后,你跟師傅約上門測量的時間就行。”

正如店員所說,智能窗簾是屬于有著定制化特的產品,需根據用戶房屋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安裝。“要預留好電源,或者走照明電源都是可以的。”某品牌店員這樣表示,預留的電源是為電機準備的,具體安裝還是很快的,只是需要提前預留和測量。

在智能門鈴方面,與智能窗簾相同的是,“你去網上看看吧。”是E俠君連續走訪了幾家涵蓋門鎖、貓眼等涉及門相關產品的店面后,聽到的最多的話。“你說的智能門鈴網上有很多,價格也劃算,我們這里還是主要賣智能門鎖的。”而在為數不多的有智能門鈴的店面中,E俠君并沒有看到大熱的互聯網品牌,如小米、360等,只在某主打門鎖的店里找到了斑點貓這一個品牌,且只有型號為m100pro這一款產品,售價為3100元。

那么,這兩款產品在線上的種類到底是不是像門店店員說的那樣豐富呢。以京東為例,搜索“智能門鈴”和“智能窗簾”出現的產品數量分別為5400+和2萬+,價格區間范圍在60-839元和50-3800元之間,其中斑點貓m100pro在網上的售價為1999元。相較線下而言,線上渠道的確有著更多的選擇和更多的優惠,給了用戶更好的消費體驗。

目前,智能門鈴和智能窗簾進入到用戶家中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上文中描述的C端消費者在線上線下渠道購買的方式,另一種則是品牌與房地產商等合作,以精裝修智能家居的形式在用戶入住前就安裝完成。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配套智能家居的精裝修項目為3095個,配套規模達273.9萬套,同比增長21.6%,配置率由2019年的69.0%,上升至84.2%,其中智能窗簾配套率為3.3%,同比增長16.2%。2021年1月,智能窗簾配置0.8萬套,配置率4.6%,同比增長14.6%。

與此同時,天眼查數據顯示,從2016年起有1000家房地產相關企業的經營范圍中新增了“智能家居”版塊,其中,2020年超過250家變更了范圍。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商看好智能家居領域,并以此為自身房屋的賣點之一,而這,也加速推動了智能家居的發展進程。

智能門鈴侵犯隱私?智能化是行業內自嗨?

得益于線上臺和房地產精裝市場雙重渠道的助力,智能門鈴和智能窗簾穩步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是否涉及隱私侵權和安全隱患是智能門鈴現階段面臨的兩個最大問題。

2019年,曾有兩個鄰居就智能門鈴中的拍攝記錄功能鬧上了法庭,被告在一審宣判被要求拆除智能門鈴后上訴,二審的合議庭法官在多次進行了現場的勘察與實驗后認為,智能門鈴未超出合理限度、未對原告的隱私造成實質妨害,故改判無需拆除。

在安全隱患方面,2020年,NCC集團安全咨詢公司與英國消費者組織Which,聯合對亞馬遜商城上在售的智能門鈴進行了抽樣測試。測試發現,智能門鈴在硬件、APP和監控視頻存儲服務器等方面都存在安全問題。如會將數據發送到遠程的服務器、有的產品極易受到網絡攻擊等等。而這些問題帶來的隱患極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將原本以安全為目的的產品變得不安全。

此外,門鈴不響、誤觸發警報、停電斷網后智能門鈴形同虛設、視頻存儲的云服務等也是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不知道是不是我設置的有問題,我那個門鈴總是會觸發警報,可明明什么事都沒有。”在網上購買了智能門鈴的張小姐這樣說,“有幾次還是在夜里響,還會吵到鄰居,所以我就不用了。”陳先生則對智能門鈴的視頻存儲服務提出了質疑,“我是用了一年后才發現,原來之前的視頻是存儲到云服務上的,現在過了一年要繼續使用就要收費,我覺得這有點欺騙顧客了。”

而產品功能過于同質化、一些低端產品的質量問題等也擾亂了市場環境。有消費者在挑選產品的時候曾發出過這樣的疑問,感覺功能都差不多,但價錢差別還挺大的,不知道有什么不同。

在智能窗簾方面,因使用場景大多集中在早晚兩個時間段,且其結構相對更簡單,所以產品本身凸顯出來的問題并不顯著,用戶的槽點主要針對預約上門安裝服務慢、售后維修困難等服務細節上。

產品自身問題和服務細節決定行業飛多高,宏觀市場的前景決定行業走多遠。

2020年,中國電信研究院下的一公眾號曾就智能門鈴做過一次市場調研,參與調研的有3000人,調研顯示,已使用的用戶僅占16.56%,12.74%的用戶則完全沒聽過智能門鈴的概念。在今年7月舉辦的智能家居集成服務峰會上,有業內專業人士表示,當前包括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門鈴等在內的智能家居領域,看似大熱,但其實處在一種業內火爆業外冷清的尷尬局面中,而這,需要行業內人士的共同努力,從產品側和渠道端進行普及和推廣,盡快完成在用戶感知上的提升。

其實,我國在智能家居領域、特別是有著安全防護作用的智能門鈴的市場前景十分可觀,隨著我國獨居人士和老齡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對安全、便捷的智能門鈴、智能窗簾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而上述問題也都是一個行業在發展中必然會遇到的,但只有從用戶切身的使用角度出發,將重點落實在用戶的剛需上,在產品功能、質量上進行深耕和加強,并進一步提升售前售后的服務態度,才能更進一步的擴大市場。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出臺相應的行業標準,將隱私、信息安全等問題進行統一的界定和規避,以標準規范凈化市場、以用戶普及提升感知、以功能完善解決痛點、以細節效率提升服務,相信會給市場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標簽: 全屋智能 產品升級 背后行業 精裝市場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