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天天快報!基因編輯水稻或能在火星生長

評論


(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5日報道,火星土壤一般不適合種植植物,但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使水稻的OsSnRK1基因發生突變,經過基因編輯的水稻能在惡劣的環境下發芽生長。研究人員稱,這種水稻或許能在火星上生長。

阿肯色大學研究人員在分析水稻的遺傳學時,發現了一個能極大影響植物對不良土壤反應的基因OsSnRK1。他們借助CRISPR,使OsSnRK1基因發生了突變,得到了一種新的水稻品種。

火星土壤的營養物質比地球土壤少,且含有一些對植物有毒的化合物。為了解新水稻品種在這種土壤條件下的生存能力,研究人員在一系列常規盆栽土壤、人造火星土壤MMS-1,以及兩者各種比例組成的混合土壤中種植水稻種子。

結果發現,經過基因編輯的水稻能在只有25%盆栽土壤的混合土壤中生長,長勢幾乎與在100%盆栽土壤中生長的水稻一樣。此外,在人造火星土壤中種植的水稻與在盆栽土壤中種植的水稻相比,芽更短且根部更長。

研究人員還發現,即使在人造火星土壤中添加少量高氯酸鹽(火星表面發現的有毒化學物質),經過基因編輯的水稻種子也能發芽。他們計劃測試擁有更多突變的水稻種子,以獲得能適應火星土壤及火星稀薄大氣層的水稻。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