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我們將現有的廣東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作為省級開放共享網絡核心節點,向上對接國家科技資源網絡管理平臺,對下整合省直部門、地市政府、高校院所、骨干企業等已有平臺,希望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專業化的廣東省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平臺網絡。”3月20日,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吳世文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
當天,由廣東省科技廳牽頭的《關于深入推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與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正式發布,明確大型儀器設施使用機時不足85%的,閑置機時應對外開放共享,并重點保障中小企業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活動的試驗測試需求。
根據統計數據,廣東省納入統計并可用于開放共享的大型儀器設施有8995臺(套),其中7412臺(套)納入科研設施國家網絡平臺對外開放,比率為82.4%,高于國家平均水平76%;省屬單位大型科研儀器平均單臺套年有效工作機時和平均單臺套年對外服務機時分別位居全國首位和全國第四。
據了解,《若干措施》重點解決的兩個問題,即提高對外開放程度和強化對企業服務。《若干措施》提出構建開放共享體系架構、落實各方主體責任義務、完善開放共享平臺網絡、開展新建新購查重評議、明確開放共享規范要求、便捷開放共享辦理流程、合理收費及規范開支用途、落實評價考核與獎懲措施等八大措施。
在廣東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記者發現,可共享的儀器設備相關信息,如名稱、型號規格、主要功能、共享使用辦法、機時分配方案、服務團隊、服務內容、收費標準等均可以查詢。同時省共享平臺將精準征集用戶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用戶的大型儀器設施使用需求,針對中小企業用戶實際問題,提供線上咨詢、大型儀器設施使用建議等服務。
“將以用戶滿意度為主要導向,引入第三方機構定期開展評價考核,結果面向社會公開。”吳世文說。
標簽: